内容:
第三章 在内部酝酿者和谈
第三章 在内部酝酿者和谈
(1)收到通行证
1989年12月2日,传来了马来亚共产党和马来西亚政府签署《合艾和平协议》,终于结束了41年的战争。
1989年12月15日,我们在拉让江下游,收到了由砂罗越政治部主任林应良於12月13日发出的五张通行证(见图片一)。原来这些通行证是林应良交给张和云,张再找到杨自顺,才转到张延居及我的手上。
通行证的全部内容是:
“敬启者:
持证者将授权在拉士贡、美里和民都鲁地区活动。时间从12月15日起为期2个月,将不会受到阻扰。假如他她受到保安部队的检查,要及时请教于砂罗越政治部主任林应良。
(2)跟洪楚廷会面
通过跟在加拿逸县广东芭活动的黄祥云、许保业等取得联络,再跟洪楚廷取得联络。1990年1月5日,张延居用挂尾车帮我从下游载上加拿逸以上SG.Poi对面岸联络群众,然后请拉让第一伐木公司的工头把我载到SgWoh的河尾,才见到了洪楚廷。
在逗留期间,对马共放弃武装斗争的问题进行了以下六个问题讨论研究:
(一)马共放弃武装斗争的可能根据;(二)马来亚社会今后是否会出现一个和平民主的斗争时期;(三)马共坚持与放弃武装斗争的前途(四)马共放弃武装斗争对双方的得失;(五)马共是投降还是妥协;(六)马共放弃武装斗争是否正确?
自马共放弃武装斗争之后,我们是否也放弃武装斗争的问题,也随之成为必须解决的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洪楚廷提出了以下10个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一)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解:(二)革命的两手与革命的关系;(三)我们可以放弃反马武装斗争吗;(四)双方为了和平可能付出的代价;(五)放弃反马武装斗争可能争到什么
具体利益;(六)放弃武装斗争可能的得失;(七)坚持与放弃武装斗争的前途;(八)放弃武装斗争是投降吗;(九)坚持与放弃反马武装斗争的根据;(十)我们对坚持与放弃反马武装斗争的态度。
对有关一系列和谈的问题进行了一连串的反复探讨研究后,洪楚廷初步做出了这样的处理:
(一)派我尽快去第四省巴南地区找东北突击队的王连贵和那里的同志们,转达洪楚廷的意见,并争取他们的意见、看法,以求在和谈问题上能取得共识。
(二)注意去收集和了解党内外人士对有关和谈问题的反应,并尽可能快的向上反映。
(三)在党军内部开展关于和谈问题的研究,并尽快提呈各自的看法、意见。
(四)如果有关当局派前同志来找我们去和谈或派文铭权或他的代表来见我们,要得到中央第二分局的书记或副书记的同意与直接指导下才可派出代表去会见。
(五)如果政府正式邀请我们去和谈,我们将要求给予联络的方便,以便处理和谈有关的问题。
1月11日,我从木山营地出来,来到江边吴美兰战友的家。过了一夜,清早搭快艇下到宁兴港。
回到工作地区后,我着手准备一些工作,包括设法跟王连贵那边同志取得联系。
(3)前往东北突击队
1月21日,刘仁祥友帮我从诗巫市载到第四省石山镇姓林的群众家。在此,我联络到了经常进出巴南河丁查(Tinjar)载货的一个米里罗冰的群众,他好心地把我从石山带进丁查木山,经过转站终于来到了北加人民军东北突击队的营地。
好大的一个营地!在一个偌大的训练场里面有篮球场、羽球场,大家每天在此集合做体操、军操,开展各种体育锻炼。傍晚时分,吃过晚餐同志们争个空闲,三五成群的在此散散心、聊聊天。除外,还有个兵工厂、会议厅、菜园等。还有一个堆满各种货物食品的仓库,供约三十人的伙食,大家还吃得不错。在此,我还遇见6位土著新兵,大家情绪还好,有一些还斗志昂扬、意气奋发。听说,他们还曾收来二个柏南族新兵,由于不习惯我们的生活(主要吃不习惯),二、三个月后又把他们送回老家。这样看来,·只要我们要吸收土著新兵,是还可以吸收一批。几年来,他们的斗争与工作还算比较顺利,不但没有伤亡,还补充了新兵。和谈对新兵来讲,我看不一定有那么需要与必要。
1月23日到30日,谈问题主要是王连贵与我个别进行,有时也召集主要干部一起讨论,个别时后也召集全体同志一起来谈。大家有不同的意见,不过还是有一个多数偏向的意见。
1月30日,我告别了东北突击队,乘快艇下到Labok,再乘长途巴士到美里。当晚就乘一辆货车回诗巫。半路上遇到警方人员检查,只是手电简照照,没有查到我。
(4)有了基本的动向
回来后,我及时地向洪楚廷作了汇报。
初步看来,我们是有和谈的意愿。自50年代英殖民政府野蛮迫害革命者、蛮横无理的压迫剥削人民,革命者和人民进行反压迫反剥削的斗争一这一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必须基于双方要有和解与和平的愿望,通过谈判,才能终结战争,达到目的。综观国内外形势,人们的社会政治意识也在相应的改变,朝向和平、民主、发展的方向改变。我们也要顺应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相应调整与改变自己的政策与斗争策略。再说,我党我军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我们的出发点,一切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并为他们所接受为最高标准。既然广大人民群众不要战争,而要和平,那么我们就要勇于面对现实,勇于接受新的挑战,走向新时代,勇于卸下历史的包袱,准备将几十年的敌意与仇恨和在战场上你死我活,剧烈对抗的阵营带到和谈桌上。这是决定性的、很重要的一步,要跨出这一步需要做情感上的痛苦挣扎和困难的抉择。17年来革命低潮面对越来越多的困难,也不能得到克服与解决。
我们有了初步的意愿和基本的动向,不过还未最后的决定。我们以为不宜草率仓促从事,还需要多观察事态的演变发展,和多方面去调查研究,看清事物的真像与本质,再周密与过细的确定自己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