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丛林里的枪声 1
丛林里的枪声
经过大雨的清洗,大地变得更清新,更明丽可人。你看,那墨绿的森林,苍翠的仔青芭,美得就像翡翠,碧玉般;这一片刚长成的稻苗,嫩嫩的绿,身上到处挂满了珍珠似的水珠儿,更显得可爱。
天还是半明半暗的,雨还没有完全停住,细细,蒙蒙的雨丝在天地间拉开了一张箔箔的白纱幕。这时,江涛工作队的同志背得沉甸甸的,从稻芭缓缓地向山下走来。雨丝在每个人的身上“镀”上了一层霜,打着赤脚走在泥泞的小路上容易使人打滑,但新,老兵们仍然各个显得神采奕奕。
走着走着,领在前头的民队长忽然停下脚步,摸了摸脖子:“哎呀,我的汗巾还撂在'朗高'里,大家歇歇吧,我去去就来。“说着,卸下背包,拿起抢匆匆走了。
为了不伤及稻苗,同志们找了块较光秃的地方卸下背包,铺上一小块塑胶布当垫子,坐下来就议论开了。
“这个天,好像还不想晴呢。”
“我看今晚准又是一场大雨。”
“真亏伊班群众这么热心,冒着大雨和洪水,走这么远的水路帮我们买这么多的东西。”
“何止呢,为了防止被雨淋湿,看到我们还没有来,三个人从河边往山上”朗高”运货,还是饿着肚子的呢。“
“那位老Apai还是带病的呢,真不简单。”
“是啊,过去我总以为伊班人落后不堪,信不得。今天到了民族区,一次又一次的事实证明了伊班人正逐步醒悟过来。”
这时,只见民队长紧张的奔到跟前来:“同志们,政府兵已来到河边了,准备撤,大家行动要快。”他一边背起军包一边交待:“我们现在不能再跑群众路了,要割芭,大家务必要小心,尽量做到不留下痕迹,而最后一个要负责灭掉进出口的痕迹。”
“敌人来了我们就打呀,干吗要跑?”一个“小八路”不服气的嘟囔着。
“是嘛,打他一仗多好,战机难寻。”几张嘴一起附和着。
“在这里主动打敌人对群众不利,对于我们的集训也不利。
”目前有几十名同志集中进行政训和军训,这在民族区来说是罕有的事。“当然啦,遭遇上了还是要坚决打的。大家不用急,打仗的事等回去跟领导商量后再打算,走吧。”民队长耐心地说服同志们。
一场艰苦的转移开始了,那稻芭边没烧尽的大树,小树横七竖八,一会儿要翻上高高的"马当”,一会儿又在枝枝丫丫当中钻来钻去,有时还得过那摇摇晃晃的“天桥”呢,空身尚且难行,负重就更辛苦了,天气虽有几分冷,可同志们个个已是挥汗如雨。
翻过了一道山沟,又要攀上那“龙基”芭,山又陡,“龙基”又十分茂密。领在前头的尖兵靠双手不停地使劲往下压,有时连吃奶的力都使尽了,非但压不下去,海绵似的“龙基”反把人弹起来。有时手拉脚蹬的几经辛苦才爬了上去,脚下又滑,重又跌了下来。那被踩断的硬梗更是经常刺痛赤脚,有的甚至深深地嵌在肉里。
有的“龙基”太高了,压是压不了,这时必须钻过去。
可是"龙基"是藤蔓式的纠缠不清,经常勾住背包,吊带等,让人寸步难行。队伍行进的速度越来越慢,尖兵实在太吃力了,众人把他的背包“分割”来背,而且全体男同志都轮流压路。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路途却还好远。这时,大家的肚子一齐叽里咕噜的奏起无章的音乐来,而老天还要捣蛋,眼看一场大雨就将到来。按原定计划,傍晚时分就该回到家了的,因此没有带饭。
虽然大家的背包里装着满满的粮食,但今晚挨饿是无疑的了。
雨越下越大,天地一片漆黑,路线又总是一上一下的。考虑到队伍里过半是新兵,考验太大,民队长提议把一部分粮藏起来。
“不必啦,我顶得了。”一个新兵说。
“这样的考验也不多嘛,再顶几个钟头也就到家了。”又一个说。
“我过去在家里没有吃过什么苦,现在正好是个机会让我好好的尝尝苦的滋味。"从城市来的“四眼仔”新兵推了推眼镜说。
“看样子可能会开展战斗,‘点’内更需要这批粮食,我看还是不要藏的好。“细心眼的新兵妹也开口了。
“你呢?"民队长望着一向体弱多病的求胜。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他把眉毛扬,头一甩,突然唱起毛主席语录歌来。
“好,同志们的决心都很大,那我们就坚持下去吧。”民队长高兴得笑眯了眼。
“坚持下去,就是胜利!”几个小八路冲着大雨又是蹦跳又是喊叫。
*** *** ***
已经是半夜十二点了,营内的同志还睡不着,大家都为背粮的同志担心,这时传来了击掌的暗号声:“啪,啪啪。”“啪,啪啪。”
“是他们,是民队长他们回来了。”
“快应他们。”
没多会儿,归来的同志个个像落汤鸡似的出现在同志们的面前,使人看了都心疼。
“快,快放下。”大家七手八脚地忙着帮他们卸下背包。
“哇,跑到这么深夜了还背得这么重。”
冷了,饿了吧,快冲凉换衣服。”
“对,快起火泡茶,热饭菜。”
“不必叫了,火早已升起来了。”
这时卫生员也赶过来发药,说是预防感冒。
“咦,对了,你们干吗这么深夜才回来?可把人急死了。”
“因为有敌情,我们是割芭回来的。”
“哎,我的妈,晚上冒雨负重在那样的芭里跑,真有你们的几下子。”一个同志羡赞地吐了吐舌头。
“啊哈,没啥没啥。”“调皮猴”忙着摆着手,接着又若有其事的正了正身子,“告诉你吧,秘诀只在于;肚子饿时腰带紧紧勒,肩膀发麻牙根紧紧咬,哎哟,为人民服务我愿累断这把老一骨一头。”他摇头摆脑的一副滑稽相,逗得大家哈哈笑了起来。
同志们都睡了,可针对突发的敌情,军事小组仍然在灯下开会商讨对策。
*** *** ***
第二天大家起了个大早,整过队后,分头忙起必要的备战工作;打好了背包后,把剩余的物质藏起来,而领导班子则继续忙着开会。
下午传来了决定,要打一场麻雀战!大家的情绪激昂起来了,到处是笑脸,到处在小声议论着打仗的事。
当晚召开了简单的战斗动员会。首先,由武工队长阐述开展战斗的意义,接着是同志们开始表决心。
“现在请同志们自由上台表决心。”司仪的话音一落,同志们就活跃起来了;往往台上的一个还没有下来,台下同时站起了两三个;有时两个几乎同时冲到台上,才猛然发现对方;有的平时讲话都腼腆的,这时却勇敢地站在台上侃侃而谈。
新兵毛挥进一闯闯上了台,他呼呼的喘着气:“同志们一一同志们。”激动使他讲不出话来,他强压了压情绪,继续说:“同志们,敌人欠下我们多少血债,这些仇怎能不报?!就拿我本身来讲吧,哥哥牺牲了,妹妹又被关进牢里,妈妈几乎要发狂,我自己呢,也给打伤。”说着,眼泪滚落了下来,声音哽住了,他停了停,用力咬着嘴唇:“再说,何止我家悲惨呢?”顿了顿他提高声调说:“谁有亲人遭杀害的请举手!”一时整十只手高举了起来。“有谁受过伤的举起手来!"又是八只手臂高高在三十六个头之上。这是多大的比例啊!这十八只手代表了多深的仇和多大的恨。一个又一个,多少可敬的战友在我们的前头倒下去!多少可亲的亲人枉遭蹂躏!热泪浸润了每个同志的眼眶热血沸腾在每个同志的胸膛,再也按耐不住了,一个个如弦上之箭,不停地射向台上。
请领导上让我参加战斗,我要为弟弟报仇!”
“我家给迫进新村,我不参加战斗就对不起亲人。”
“战友的仇也是我的仇,让我到战场上考验吧,我保证打好战。”
“我要把参加战斗作为申请入党的条件之一。”
“为烈士报仇!”
一时口号声震山林,复仇的怒火燃烧起来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