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口过去辉煌时期,是靠双电(电子电器)和双油(石油和棕油与相关产品)共同撑起一片天,现在只剩下“单油”,这只有四分之一力量的汽油和液化天然气,看起来要独撑起半边天都难。
海外经济动荡,从金融海啸到欧债风暴,形势起伏迅速,外需状况越来越严峻。
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继8月份出口下跌4.5%后,周四刚公布的8月份制造业生产萎缩1.8%,工业生产也同时受影响萎缩0.7%。
尽管制造业大部份次领域都萎缩,出口导向制造业仍然是主要肇因,外需下倾趋势已经开始摇撼经济生产。
外需引导出口于2009年末季从金融海啸迅速翻身后,跌跌撞撞好不容易于去年末季,达到接近2008年第3季高峰水平后,今年第3季已开始逆转,恐怕很快就会打回原形。
第3季出口恐萎缩
随着统计局修正7月份出口数据至负2.6%,比初步估计负1.9%严重后。
8月份下跌已经不是单月份短暂现象,而是连续两次,更严重萎缩趋势。
这8月份4.5%出口跌幅,为自2009年9月份出口猛跌逾24%以来最大跌幅,如果趋势持续欠佳,意味外需将重新陷入金融海啸时期萎靡状态。
追溯至年初迄今的变化,这7、8月份连续两个月份跌势,与3、4月份今年首次稍微逆转形势衔接,外贸出口弱趋势明显不过。
8个月份中,就有4个月份下跌,只剩下1、2月份及5、6月份保持增长。
这半数月份增长,令今年迄今首8个月总共只增长1.5%,全年能否保持增长胥视最后一季的变化。
在7、8月份连续两个月份相当显著跌势后,两个月总和跌幅达3.5%,因此,9月份出口至少要增长7.2%或以上,才能让第3季出口保持增长,否则此季出口恐怕会萎缩,并成为2009年第3季以来首个季度萎缩。
汽油天然气难独撑
从7、8月份出口变化可知,棕油出口大跌是这两个月出口的致命伤,当然电子电器产品乏善可陈也是主因之一,只是这循环式起伏的制造业,其5%左右跌幅早在预料中,伤害不大,不像双位数猛跌的棕油,一跌就是27%。
尽管我国出口相当多元,第3季看来只能依靠液化天然气和提炼汽油,大部分其他主要出口需求都乏善可陈。
我国出口过去辉煌时期,是靠双电(电子电器)和双油(石油和棕油与相关产品)共同撑起一片天,现在只剩下“单油”,这只有四分之一力量的汽油和液化天然气,看起来要独撑起半边天都难。
中国因素决定前景
当然追根究底,我国最大出口市场中国经济放缓是外需走弱最大主因。
8月份,至中国的出口额比去年同时期下跌了10.6%,这是因为中国经济放缓,出口导向制造业和国内需求都放慢。
中国出口市场萎缩,同时也影响本区域市场,8月份我国至东协国家的出口跌了2.9%。
中国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仅49.2,比7月份下降0.9%,显示向下趋势。
不过,综合其各分项指数变化来看,这低于50的负数指数正朝向谷底点走,这倒是好现象。
展望未来,中国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虽然回升至49.8,反映低潮正处于谷底徘徊,但是,依然还没有回到50以上的及格水平,前路仍然难平坦。
我国棕油库存9月份创下历史新高,印尼早前调低出口税等都冲击我国出口,前景堪虞。虽然政府周五已后知后觉将棕油出口税调降,外需疲弱仍然是今明年经济的大挑战。
文:杨名万 (著名时事及财经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