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幣匯率下跌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往往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另外,原油價格下跌通常對馬幣有負面影響。因為我國是主要石油出口國,當全球原油價格下跌時,石油出口收入減少,對經濟增長和就業市場產生負面影響,可能導致投資者對我國經濟前景感到擔憂,從而減少對馬幣的需求,使其貶值。
【還原憲狀】我國匯率下滑的因素
2024-04-04
前一陣子很流行的話題是馬幣貶值,似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見和看法。討論最熱烈的是會否繼續下降或已經結束了。要理性的思考這個問題,必須先了解貶值的關鍵和因素。這是經濟科學問題,不能單靠假設和猜測。
理論上,匯率下降主因包括幾個因素:
經濟基本面:經濟基本面可能會影響貨幣價值。如果經濟增長放緩、通貨膨脹上升、貿易逆差擴大或其他經濟指標表現疲弱,投資者可能會對該國貨幣持悲觀態度,導致貨幣貶值。
匯率下跌因素多
利率政策:央行的貨幣政策對匯率有重要影響。如果央行採取降息政策,以應對通貨膨脹或刺激經濟增長,這可能導致投資者將資金轉移到其他國家,導致該國貨幣貶值。
全球經濟環境:如果全球經濟增長放緩、貿易緊張局勢加劇或者其他國家的貨幣相對升值,都可能導致該國匯率下降。
利率影響:通常情況下,如果一個國家的利率較高,那麼該國的貨幣就會更具吸引力,因為它可以帶來更高的回報。這可能會導致該國貨幣的升值,進而影響匯率。
貨幣供應:如果一個國家大量增加其貨幣供應,導致通貨膨脹,那麼該國的貨幣價值可能會下降。這可能會導致該國貨幣貶值,進而影響匯率。
進口和出口的影響:一個國家的貨幣貶值可能會使其出口變得更具競爭力,因為外國買家可以用更便宜的貨幣購買該國的貨物。相反,貨幣升值可能會使進口變得更便宜,影響貿易平衡。
還有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國際市場對於我國經濟的憂慮。這可能源於我國的出口產品需求下降、外國直接投資減少、國內通脹或政府財政狀況等方面的問題。這些因素可能導致外國投資者對我國的投資信心下降,進而導致馬幣匯率下跌。
總的來說,馬幣匯率下跌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往往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另外,原油價格下跌通常對馬幣有負面影響。因為我國是主要石油出口國,當全球原油價格下跌時,石油出口收入減少,對經濟增長和就業市場產生負面影響,可能導致投資者對我國經濟前景感到擔憂,從而減少對馬幣的需求,使其貶值。
政府應在基本層面上實施對策。如增加外資投資、技術轉移、知識分享、增加就業機會以及增長出口。長遠的貨幣政策和整體的經濟政策也會影響匯率。穩健的貨幣政策和良好的經濟政策可能會增強國際投資者對一個國家的信心,進而推高該國的匯率。相反,政策不確定性或不穩定的政治環境可能會對匯率造成負面影響。
檳州擁有著豐富的製造業和高科技產業,許多國際知名企業都在這裡設立了製造基地或辦事處,包括科技、電子、半導體等領域的企業。由於檳城州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基礎設施和發達的工業鏈,因此吸引大量外國投資。
外資對我國的經濟效益是非常可觀的。其中對民生方面的影響是民眾最有感覺的。檳城雖然是我國第二小州,基本工資,消費能力,房地產蓬勃等卻是領先全國的,主因乃檳城是外資最大的投資地點。
錯誤政策劫貧濟富
我國的GDP表現仍然是樂觀的,但數據是虛的,實際上應該會更好。我國的國際貿易投資政策是需要全盤檢討的。國際貿工部向來太過於注重於投資數據而忽略了實質的經濟效益,而且政府向來都重外輕內,對外貿易劫貧救富,我國的成績是上升的,對金融狀況卻毫無價值。
絕大部分外資享有長期的免稅優惠,並加上當客戶付賬,是直接付給外資總公司,我國根本沒有享受到金融利益。對比國內公司,除了乖乖的付稅,出口的付款會直接回到國家來。這已經是五十年來的政策,從未更新。讓我非常納悶的是為什麼還是一意孤行,寧願增加8% SST補貼國庫,讓人民承擔錯誤政策的責任,根本就是劫貧濟富的行為。
我國中小企業曾多次反映給聯邦政府,至今仍未有正面的反應。因為經過數十年的累積,這款項實相當龐大。如果稅款或補貼能加入我們財庫,於匯率有非常關係。
(光明日報/評論.作者:丘光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