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因身在最高层。大争之世,时局纷乱,世事如棋,登高望远,回顾总结一下这一场已经持续了两年多的俄乌战争,笔者思有所得,几点思考与各位分享商榷:
俄乌战争给世界的启示
Original 康第 康第 2024-06-05 16:04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因身在最高层。大争之世,时局纷乱,世事如棋,登高望远,回顾总结一下这一场已经持续了两年多的俄乌战争,笔者思有所得,几点思考与各位分享商榷:
第一,在新军事技术革命之下,无人机和高超音速导弹成为战场的主要打击力量,任何一种传统的、先进的、复杂的武器系统都变成了战场耗材;今天,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仍然取决于人口规模、制造业产能和供应链的完整性,与二战前夕的国际局面没有什么不同。
中国用于出口的翼龙军用无人机
无人机的低成本,使得弱国和穷国都具备了挑战军事霸权的能力,天下武功无快不破,西方尚未掌握的高超音速导弹技术已经在非西方国家实现了普及,并逐步扩散,一些二流军事强国伊朗、朝鲜都掌握了高超音速导弹技术,极大地缩小了与军事霸权国家的差距。
润之先生很早就批判过“唯武器论”,他高瞻远瞩地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一件两件武器。在朝鲜战场,面对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装备上处于绝对劣势的志愿军,敢战、能战、并战之能胜,以灵活机动的战术,无坚不摧的战斗意识,创下了世界军事史的奇迹。
今天俄乌战争的现实告诉世人,人仍然是决定战争胜败的决定性因素仍然是人,人包含可直接可以投放战场的军队人数,其二是从事武器装备和后勤支援生产的产业工人队伍规模。
无人机和高超音速导弹被广泛使用在俄乌战场后,那些美西方那些所谓的灭俄神器,M1A1坦克、海马斯、爱国者导弹系统等,各种各样的北约武器都走下神坛,成为铺天盖地的廉价无人机的猎物;在巴以战场,另一支也门的地方武装——胡赛武装,在与拥有世界第一大海空力量的美国博弈中,丝毫不落下风,以至于号称天下无敌的航母编队,也在胡赛这支“拖鞋军”的导弹和无人机的威胁下瑟瑟发抖。
今天,无论是俄乌战争还是巴以冲突,战场还是在陆地上,乌克兰发起的极少次数的无人艇攻击,已经给俄海军的黑海舰队造成了极大威胁,未来如果在海洋上爆发冲突,无人艇和无人潜航器被用于海战和破交,那所有的海军战舰,包括美国的大型航母编队和我海军大型巡洋舰055在内,都将是耗材活靶。
无人空潜载具最大的优势在于低成本,最大的威胁在于饱和攻击,最突出的特征匿踪,因为大量的无人机是木质的,而且体积小,现有的雷达无法探测到,而无人艇和潜水载具在海水这一特殊的媒介中,其轨迹无法被声呐系统发现,而大型水面舰艇无法隐形匿踪,无法在未来的海战中生存下去。
无人空潜载具的供应链、产能规模和技术水平已经上升到了可以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地步,而中国拥有了这些战略物资全球最大的产能和最完整的产业链,以及全部的技术,换句话说,今天中国已经取代了美国,具备了全球最恐怖的战争能力和潜力。
第二,上个世纪的90年代,美国的军事战略是具备同时打赢两场大规模的地面战争的能力,今天的美西方已经无力在世界各地发动一场大规模的地面战争,甚至无力发动一场针对中等国家的战争,即使是面对胡赛武装,也是捉襟见肘,力有不逮,俄乌战争充分暴露了美国军事霸权虚弱的本质。
美西方长期去工业化的结果,使得实体制造业快速萎缩,大量的制造业外包,产业工人队伍流失,重建美国制造业已经是遥不可及的梦想。面对俄乌战场的巨大消耗,美西方的制造业已经无力支撑,直接导致了乌军在战场的溃败。
也门胡赛武装发言人叶海亚将军
反过来,俄罗斯是个核大国,巨大的核武库限制了战场的规模,以及升级为世界大战的可能,俄罗斯还是个军事工业体系十分健全的国家,常规武器生产能力远远超过美西方之和,俄罗斯还是一个资源大国,无须依赖外部资源,可以实现战时经济的内循环。随着普京任命一位经济学家为国防部长,进一步确认了俄乌战争已经演变成了俄罗斯对美西方的消耗战,而消耗战不仅仅是在消耗资源、人力,更大的消耗是意志。
俄罗斯人的面临的局面已经是别无退路,置于死地而后生,除了取胜别无选择;美西方却是各有各的算盘,随着时间的推进,一方面,乌克兰在人员、物资匮乏之下,战斗意志面临极大考验;另一方面,北约援助乌克兰的集体意志也将面临极大的考验,因为当他们意识到这是一场无法取胜的战争的时候,如何体面地结束战争将会迅速地变成北约的集体意志。
第三,大国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如何避免直接卷入战争的能力,而不是具备超强的军力,拥有在战场上以击败对手的方式取胜的能力。
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直接介入战争的代价最大,收益最小,反之,间接介入战争,代价最小,收益最大。今天美国对俄乌战争的态度仍然秉持一战、二战以来一贯的离岸平衡、煽风点火的代理人战争的策略,
在巴以冲突的战场,幕后的主要玩家之一伊朗,也尽量避免与美以发生直接冲突,面对美以的步步紧逼,一再挑衅也是保持了相当的克制,利用代理人胡赛武装和哈马斯对美以发起反击,而且效果十分显著,胡赛和哈马斯已经让美以顾此失彼、狼狈不堪、颜面尽失、骑虎难下。
中美俄作为当今世界的三个大国,在如何避免卷入战争的能力上,毫无疑问美国技高一筹,中国次之;俄罗斯是在极度不情愿地情况下,堕入了美西方设下的战争陷阱,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俄罗斯在避免直接卷入战争的能力的大国竞争力的缺乏,普京虽然在北非和中东频频落子,今天仍然摆脱不了眼前的被摆上菜单的命运。
目前看来,愿意在亚太地区,甘做美国的炮灰,发动对华代理人战争的人还是有的,一个是菲律宾,另一个是台独分子,一个在南海,一个在台海。但是近年来,由于中国海军实力的长足进步,在周边海域遏制这些反华和台独势力,防止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介入的能力大增,这使得即使美军的介入,也无法扭转这两个代理人实力对比悬殊的局面。
巴以冲突使得美国不得不被以色列拖入战争的漩涡里,反过来中方在其中积极斡旋,促使阿拉伯国家达成内部和解,推动巴以问题政治解决,这实际上使得长期依靠分而治之的手段,通过输出地缘政治冲突,来维护自身在中东地区的主导权的美以,陷入了极大的外交被动。
美国的强大国际影响力奠基于二战后,美国成为了唯一的、有能力对外输出繁荣的大国,今天的美国已经没有能力输出繁荣,只能输出冲突和动荡来维护自身的国际地位。反过来,中国不仅仅在冲突方之间劝谈促和,而且正在通过一带一路接替美国的地位,对外输出繁荣,这恐怕是俄乌、巴以冲突以来,展示给世界人民最鲜明的中美两国大国角色互换的启示。
中俄目前的背靠背的、全方位合作的大国关系,给了俄罗斯持续消耗美西方集团的实力和底气,这是目前形成的一个大国博弈均衡局面,但是,必须看到如此之下形成大国三角平衡既是脆弱的,也是短暂的;当白宫易主,这个大国平衡将会被打破重构,目前看来这将是2024年末发生的大概率事件。
(康第,6/4/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