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一九零零年代时期,华人已经踏足弄拉玛。当时华人的冒险精神与刻苦耐劳创业,踏上了这个当时是加央民族聚集地。那时的华人保持亲善友好和谐的态度与当地原住民相处地共同生活在一起。
作者: 李祺绵
回忆一九零零年代时期,华人已经踏足在四周环山偏地森林 的弄拉玛,只靠一条小小的巴南河,划船来到加央原住民居住地方。当时华人的冒险精神与刻苦耐劳创业的伟大理想,踏上了这个当时是加央民族聚集地。那时候的 华人保持亲善友好和谐的态度与当地的加央原住民相处地共同生活在一起。这些难能可贵的中国华人,抱着和平相处,同谋生活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后代人学习与传 承。
记得在日本蹂躏弄拉玛的时候,加央原住民又能互相亲切地关怀与照顾当时人口稀少的华人。大约是包括逃难的华人,不到二百人,而原住民付出的亲热与友好的表现而保护着当地与逃难的华人,共患难同甘苦。这是一段难忘的有意义的历史实事。
记得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日本战败投降后,弄拉玛在华人的 创意下,开设了一间华文小学启智学校,由中国南来的徐长寿先生的教导下,就地的华人子弟有书读了;并且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英国统治者还未倡导英文教育时, 当地的加央族原住民,就与华人子弟参在一起而受华文教育了。当英统治者在几间的长屋合设立了学校,而派原住民弟子,只受基本的三或四年级教育,就把他们送 到各长屋学校去当教师,教育当地的子弟,因此而有英文教育的普遍设立。
砂拉越在英帝国主义的统治下,当时的华人因为受政治风向的影响,而提出独立自主的反帝反殖斗争。
英政府为了平息华人的政治斗争,同时也容易控制华人的斗争,因此英政府建议以王其辉、杨国斯(右1)、田绍熙、宗天祝与其他华人的领导创设人民联合党。创设了人民联合党后,因为反帝反殖斗争激烈,因此以党来管制那些有左派思想的人。当砂州人民提出独立的课题时,
王其辉(中间持帽者)在50年代末,为促进民族的工作,马不停蹄的奔走全砂各省。
当时王其辉(华族)与宜巴巴卓(加央族)打马文丁冈(肯雅族)巴巴拉比丕女士(达耶族)加上马里干砂礼(回教徒)走访巴南河一带的原住民,听取他们的心声与民意。只可惜他们的心声与民意不敌为英政府的计谋而被带入马来西亚。
在那时候,人民联合党体会到原住民的贫困与落后,因此人 联在巴南支部的领导下。其执委员与党员倒是热血的青年非常体会与理解原住民的落后生活状况。尤其是肯雅族的打马文丁冈,在国会里为了改变原住民的落后生活 与疾病之苦,同时也提出空中医生救疾工作。当时并没有道路,只有靠直升机的服务。可惜这一幕的事项因为物非而境迁,落到今天的原住民山穷水尽迫上瓶颈的无 前路可走了。
回忆当年的人联党,其有热血有深入思维的领导层,都付出 其能事协助原住民的改变生活利益。可惜如今这些有为原住民着想与协助原住民的政党几乎是少之又少,并且又因为不能侵犯原有代表议士的权利,因此而听其自生 自灭的长此下去。如今原住民只有听从全砂冠上权威的人的施号发令。今读报而知西马的非政府组织的声援本南族封锁水坝的行动。但是砂州的人民何以静而持之, 续后必有可能有人再起来干一番。
最可贵的是砂州的公正党议员施志豪先生与黄孟祚(上 图中)先生已经多次出访原住民的本南人,并为环保及其土地问题,替他们向政府的土地局通过法律途径去解决他们的土地被掠取的官司。并且有爱心的槟州现政府 与雪兰莪州政府的爱心,捐献一架四轮驱动车,作为协助长途跋涉的学生弟子送上学校用,并为有病痛的本南人,载运到政府医院去治病,这种济病救苦的作风是值 得我们的感激与赞赏的以民为本的政府。今天西马又有五十个非政府组织,义不容辞地又参予本南人的反水坝的行动给予人民很大的鼓舞与敬佩。并且有些热心人士 还出钱出力援助这些贫困的本南原住民。雪中送炭的精神应该是值得人民的赞扬与敬佩。
本写作者多年来对於民族工作已经处于冬眠状态,因为没有一般人的参予而松懈,如有机会,我想在未来也想参加他们的支持力量,尽一份力量在过去长久以来与他们共同生活的时候。表示心中的认同感与为人类的和平表示一小小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