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南族原是砂拉越的游牧原住民,对他们而言,森林就是他们的生活。他们的祖先过去200年都在穆仑的森林里生活,一旦穆仑水坝开始蓄水,将会淹没他们的祖坟,穆仑本南人的文化历史文物将一去不返。瑟南(上圖)說:我們为了保卫家园,为了真理而死,这比起如动物般活着更加光荣。”
两百年文化恐淹没水下
本南人保家园宁死不屈
本南人保家园宁死不屈
![]() |
|
位于砂拉越布拉甲的穆仑原是一片茂密雨林,但州政府以发展之名,先是批准伐木公司砍伐森林,后来更允许种植油棕,导致当地本南族优哉游哉的生活一去不复返。
在“砂州再生能源走廊”计划下,政府如今正在穆仑如火如荼兴建水坝,承载着当地逾200年本南族文化的长屋与祖坟,恐怕明年即将被淹在水底下,永远泯没在历史之中。
面对逼迁的厄运,当地逾1400名本南人不惜以人肉之躯阻挡水坝工程的出入口,誓死不让这个发展巨轮碾过他们的家园。
《当今大马》日前特派记者,连同人民记录电影基金会负责人周泽南等人,赴穆仑实地采访这些原住民的非暴力抗争。
【点击观看短片】
为了真理宁死不屈
来自Long Luar长屋,目前领导穆仑河下游封路行动的瑟南(Senang Kalang,左图)就撂下狠话,为了保卫家园,他们宁死不屈。
“我们不会怕,我们为了真理(kebenaran)而死,这比起如动物般活着更加光荣。”
现年27岁的瑟南自称不曾受正规教育,但他口操一口流利的马来文,受访时的用词遣字也叫采访团队惊叹。
“他(政府)之前说以民为本,但现在却抛弃了人民。”
“现在不是我们拒绝政府,而是政府拒绝我们。”
不知情就被指同意
瑟南说,当地本南人事前完全对这项计划不知情,而政府还没征得当地人同意,就擅自代表他们宣布认同这项计划。
“他们有问过我们,我们说‘我们不要(穆仑水坝)’,但是这些高官却在古晋和吉隆坡扬言,说我们已同意了。”
“我们(事先)完全不知道有这个穆仑水坝。”
没影响也被逼搬走
距离封路处不远就是Long Jaik长屋,屋长马杜(Matu Tugang,右图)也表明,长屋不会让路给水坝工程。
令他忿忿不平的是,虽然Long Jaik和Long Peran长屋没受到水坝影响,但政府仍坚持要求族人搬走。
“他们完全没告诉我们,就在3年前叫我们搬走。我回答,我们坚决不搬走,我们生于斯,也要死于斯。”
“这里不会被淹没,但他们却要我们搬走,这是不应该的,他们根本就是在找麻烦而已。”
水坝毁灭本南历史
虽然Long Jaik长屋是在上世纪90年代才搭建,但马杜已是族人的第9代领袖。
马杜表示,他们的祖先过去200年都在穆仑的森林里生活,因此若水坝开始运作,将会淹没他们的祖坟。
由砂州政府委任咨询公司所作的《穆仑水坝工程社会影响评估报告》也认同,一旦穆仑水坝开始蓄水,穆仑本南人的文化历史文物将一去不返。
“如此一来,本南族的历史将难以保留,它只能留在人们的回忆中。”
开拓森林却没受益
本南族原是砂拉越的游牧原住民,他们大多数在二战后才居住在长屋从事耕种工作。对他们而言,森林就是他们的生活,目前仍有本南人依靠森林打猎和采植物为生。
该报告指出,本南族在过去40年从游牧民族转为靠耕农谋生的过程缓慢,因为森林资源的减少,导致他们可从中得到,进而变成商品出售的天然资源,也同样变少了。
但正如马杜所言,穆仑的伐木、种植油棕和水坝工程大肆开发森林,侵占了他们的家园,却没为他们带来任何好处。
马杜也抨击,这些油棕园已污染河水,导致河里的鱼产量大幅锐减。
“伐木活动开进来了,完全没为长屋带来什么(好处)。第二,油棕园破坏我们的土地,同样没为族人带来什么。”
“所以,第三是穆仑水坝,同样没为我们带来什么。”
“为什么这些外来者拥有这么大的权力?为什么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却没有权力?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重置区土地被占据
爆料网站《砂拉越报告》曾引述穆仑水坝的《重新安置行动计划书》(Resettlement Action Plan)指称,州政府所安排的安置区早已被棕油园占据。
州政府是计划将这些本南人,重新安置在特古浪(Tegulang)和美达仑(Metalun)。
据报告,特古浪占地5710公顷,离开穆仑主要入口大约15公里;至于面积打4220公顷的美达仑,必须从水坝入口乘船1个半小时至2小时才能抵达。
报告称,上述这两个地段可为本南族提供足够的土地,耕农过活10年至15年。
答应事项还没动工
同时,州政府将个别给予353户本南和肯雅家庭14公顷的土地,并在首两年给予每月850令吉的津贴,然后在第3和第4年给予每月500令吉的津贴。
《砂拉越报告》引述报告指出,砂州政府答应给予每户本南家庭14公顷的土地、新房子、学校、医疗设备、交通和水电服务。
无论如何,有鉴于水坝将在明年就竣工蓄水,但州政府迄今都还没签署任何合约,更没开始建设上述设备,因此担心政府的承诺可能跳票。
指重置区不适居住
针对上述两个重置区的情况,马杜表示,政府安排的重置区没有森林供打猎觅食,因此根本不适合他们居住。
“我们已经习惯(到森林)打山猪、捕鱼、打猎、种木薯、稻米和甘蔗。”
“(如果)搬去美达仑,那里地方窄小,根本不够我们耕种。”
瑟南则认为,这两个地方的土地,不是太多石头就是沼泽地,根本不适合生活。
要求三万公顷森林
这些封路的本南人也向记者出示一份由砂拉越能源公司所准备的协议书。这家有份打造穆仑水坝的砂州政府子公司要与当地8个本南长屋协议,依据他们的传统习俗地,仅能赔偿他们584万5000令吉。
因此,所有的屋长或长屋代表,迄今都没签署这份协议。
反之,本南人向政府提出多项诉求,包括为300余户受影响的家庭要求每户获得25公顷的土地、每户家庭获得50万令吉赔偿、9个乡村每村获保留3万公顷土地,以及10%的水坝专利权税金等。
但是,这些要求迄今未获当局应允。
绝大多数没身份证
不懂如此,根据《穆仑水坝工程社会影响评估报告》,当地60%的本南人拥有报生纸,但逾80%却没有身份证。
在没有身份证的本南人之中,除了37%是不足龄者,41%的本南人曾在2009年申请获得身份证,但迄今仍没得到。
该报告认同,身份证对于他们获得赔偿、签署搬迁到重置区合约、获得教育和其他政府服务而言,非常重要。
换言之,就算州政府答应他们的要求,这些本南人是否拥有法定地位得到这些赔偿,还是一个未知数。
公民身份“未确定”
不但如此,马杜向记者展示长屋小孩的报生纸,在他们父母资料的“公民”栏目上,竟然是填写“还未确定”(belum ditentukan)。
他说,这些本南人都是土生土长的大马人,因此国民登记局没理由不认识他们。
他也不满,每次其族人长途跋涉到巴贡水坝重置区双溪阿刹、加帛或民都鲁的国民登记局申请身份证时,官员都以报生纸的资料和其他理由诸多推搪。
要否继续支持政府?
面对政商勾结的欺凌,马杜和瑟南异口同声地说,穆仑的本南人已经无法确定,是否要继续支持国阵政府。
瑟南就说,“我们过去的确是支持政府的,但现在我们不知道何去何从。”
在采访团队抵达封路现场采访的首个晚上,马杜也热情地邀请记者到Long Jaik长屋住宿一晚。在长屋墙上,挂着一纸存放在相框内的委任状,证明马杜也是砂州政府所委任的村长。
当记者问及,自己身为州政府委任的屋长,但是却大力反对水坝计划,马杜耸耸肩冷笑一下说:“(对政府的)感觉,以前和现在比起来不一样了。”
布拉甲缺资讯流通
位于砂拉越内陆的穆仑,坐落在布拉甲(Belaga)这个原住民占大多数的州选区。
穆仑距离最靠近的城市民都鲁,是大约250公里的颠簸路程。若乘坐四驱车从民都鲁出发,大约需要5小时才能抵达穆仑。
当地原住民鲜少看报纸,大部分地区没有手机覆盖率,也严重缺乏网络设备,资讯极不流通。
布拉甲州议员是来自砂拉越人民党的利万拉岗(Liwan Lagang),他在2011年砂州选举获得3974票,以2928张多数票在六角战中脱颖而出。
另外,当地的乌鲁拉让(Hulu Rajang)国会议员同是来自人民党的比利阿必(Billy Abit Joo),他在308大选获得6590票,以2194张多数票打败一名独立候选人。
在“砂州再生能源走廊”计划下,政府如今正在穆仑如火如荼兴建水坝,承载着当地逾200年本南族文化的长屋与祖坟,恐怕明年即将被淹在水底下,永远泯没在历史之中。
面对逼迁的厄运,当地逾1400名本南人不惜以人肉之躯阻挡水坝工程的出入口,誓死不让这个发展巨轮碾过他们的家园。
《当今大马》日前特派记者,连同人民记录电影基金会负责人周泽南等人,赴穆仑实地采访这些原住民的非暴力抗争。
【点击观看短片】
为了真理宁死不屈

“我们不会怕,我们为了真理(kebenaran)而死,这比起如动物般活着更加光荣。”
现年27岁的瑟南自称不曾受正规教育,但他口操一口流利的马来文,受访时的用词遣字也叫采访团队惊叹。
“他(政府)之前说以民为本,但现在却抛弃了人民。”
“现在不是我们拒绝政府,而是政府拒绝我们。”
不知情就被指同意
瑟南说,当地本南人事前完全对这项计划不知情,而政府还没征得当地人同意,就擅自代表他们宣布认同这项计划。
“他们有问过我们,我们说‘我们不要(穆仑水坝)’,但是这些高官却在古晋和吉隆坡扬言,说我们已同意了。”
“我们(事先)完全不知道有这个穆仑水坝。”
没影响也被逼搬走

令他忿忿不平的是,虽然Long Jaik和Long Peran长屋没受到水坝影响,但政府仍坚持要求族人搬走。
“他们完全没告诉我们,就在3年前叫我们搬走。我回答,我们坚决不搬走,我们生于斯,也要死于斯。”
“这里不会被淹没,但他们却要我们搬走,这是不应该的,他们根本就是在找麻烦而已。”
水坝毁灭本南历史
虽然Long Jaik长屋是在上世纪90年代才搭建,但马杜已是族人的第9代领袖。
马杜表示,他们的祖先过去200年都在穆仑的森林里生活,因此若水坝开始运作,将会淹没他们的祖坟。
由砂州政府委任咨询公司所作的《穆仑水坝工程社会影响评估报告》也认同,一旦穆仑水坝开始蓄水,穆仑本南人的文化历史文物将一去不返。
“如此一来,本南族的历史将难以保留,它只能留在人们的回忆中。”
开拓森林却没受益

该报告指出,本南族在过去40年从游牧民族转为靠耕农谋生的过程缓慢,因为森林资源的减少,导致他们可从中得到,进而变成商品出售的天然资源,也同样变少了。
但正如马杜所言,穆仑的伐木、种植油棕和水坝工程大肆开发森林,侵占了他们的家园,却没为他们带来任何好处。
马杜也抨击,这些油棕园已污染河水,导致河里的鱼产量大幅锐减。
“伐木活动开进来了,完全没为长屋带来什么(好处)。第二,油棕园破坏我们的土地,同样没为族人带来什么。”
“所以,第三是穆仑水坝,同样没为我们带来什么。”
“为什么这些外来者拥有这么大的权力?为什么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却没有权力?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重置区土地被占据

州政府是计划将这些本南人,重新安置在特古浪(Tegulang)和美达仑(Metalun)。
据报告,特古浪占地5710公顷,离开穆仑主要入口大约15公里;至于面积打4220公顷的美达仑,必须从水坝入口乘船1个半小时至2小时才能抵达。
报告称,上述这两个地段可为本南族提供足够的土地,耕农过活10年至15年。
答应事项还没动工
同时,州政府将个别给予353户本南和肯雅家庭14公顷的土地,并在首两年给予每月850令吉的津贴,然后在第3和第4年给予每月500令吉的津贴。
《砂拉越报告》引述报告指出,砂州政府答应给予每户本南家庭14公顷的土地、新房子、学校、医疗设备、交通和水电服务。
无论如何,有鉴于水坝将在明年就竣工蓄水,但州政府迄今都还没签署任何合约,更没开始建设上述设备,因此担心政府的承诺可能跳票。
指重置区不适居住

“我们已经习惯(到森林)打山猪、捕鱼、打猎、种木薯、稻米和甘蔗。”
“(如果)搬去美达仑,那里地方窄小,根本不够我们耕种。”
瑟南则认为,这两个地方的土地,不是太多石头就是沼泽地,根本不适合生活。
要求三万公顷森林
这些封路的本南人也向记者出示一份由砂拉越能源公司所准备的协议书。这家有份打造穆仑水坝的砂州政府子公司要与当地8个本南长屋协议,依据他们的传统习俗地,仅能赔偿他们584万5000令吉。
因此,所有的屋长或长屋代表,迄今都没签署这份协议。
反之,本南人向政府提出多项诉求,包括为300余户受影响的家庭要求每户获得25公顷的土地、每户家庭获得50万令吉赔偿、9个乡村每村获保留3万公顷土地,以及10%的水坝专利权税金等。
但是,这些要求迄今未获当局应允。
绝大多数没身份证

在没有身份证的本南人之中,除了37%是不足龄者,41%的本南人曾在2009年申请获得身份证,但迄今仍没得到。
该报告认同,身份证对于他们获得赔偿、签署搬迁到重置区合约、获得教育和其他政府服务而言,非常重要。
换言之,就算州政府答应他们的要求,这些本南人是否拥有法定地位得到这些赔偿,还是一个未知数。
公民身份“未确定”
不但如此,马杜向记者展示长屋小孩的报生纸,在他们父母资料的“公民”栏目上,竟然是填写“还未确定”(belum ditentukan)。
他说,这些本南人都是土生土长的大马人,因此国民登记局没理由不认识他们。
他也不满,每次其族人长途跋涉到巴贡水坝重置区双溪阿刹、加帛或民都鲁的国民登记局申请身份证时,官员都以报生纸的资料和其他理由诸多推搪。
要否继续支持政府?

瑟南就说,“我们过去的确是支持政府的,但现在我们不知道何去何从。”
在采访团队抵达封路现场采访的首个晚上,马杜也热情地邀请记者到Long Jaik长屋住宿一晚。在长屋墙上,挂着一纸存放在相框内的委任状,证明马杜也是砂州政府所委任的村长。
当记者问及,自己身为州政府委任的屋长,但是却大力反对水坝计划,马杜耸耸肩冷笑一下说:“(对政府的)感觉,以前和现在比起来不一样了。”
布拉甲缺资讯流通
位于砂拉越内陆的穆仑,坐落在布拉甲(Belaga)这个原住民占大多数的州选区。
穆仑距离最靠近的城市民都鲁,是大约250公里的颠簸路程。若乘坐四驱车从民都鲁出发,大约需要5小时才能抵达穆仑。
当地原住民鲜少看报纸,大部分地区没有手机覆盖率,也严重缺乏网络设备,资讯极不流通。
布拉甲州议员是来自砂拉越人民党的利万拉岗(Liwan Lagang),他在2011年砂州选举获得3974票,以2928张多数票在六角战中脱颖而出。
另外,当地的乌鲁拉让(Hulu Rajang)国会议员同是来自人民党的比利阿必(Billy Abit Joo),他在308大选获得6590票,以2194张多数票打败一名独立候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