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飛)
真沒想到,我在詩巫的這小巷一呆就十三年過去了,這條小巷是由四排店屋背對背構成的,所以其長度只不過數十米而已。
剛來時,這條由洋灰鋪成的小巷坑坑洼洼,嚴重龜裂,還青苔密布,很不好走,也很少人走。不過一個月大概兩次有人來清理水溝和路面,他們用的是電泵,衛生還算過得去。
幾年前(忘了是哪一年)小巷被鋪上一層洋灰,平坦多了,購蓋也由盐木升級為鐵蓋,方便掀開清理。
大家都高興,心想終于像樣了,老人路過、顧客進出安全多了。可是那知好景不常,從此洗溝的次數越來越少,清洗者除了在那兩間咖啡店的地段還算賣點力氣,其他的也不怎么清理了。
以前只有漲水时期溝桨裁剪有水,可现在常年累积看臭水和垃圾,等着……等着,好不容易看到有人來洗,但沒兩下子人影無蹤。早年每次洗好溝,巷口都擺滿很多裝著臭哄哄垃圾的塑料袋子。爾今會看到兩、三個就算難得了,而且電泵也不用了。
雖然照樣從消防栓取水,但僅用一寸的水管,清理的目標是弄濕地面即可,碰上下雨天,連沖濕都免了。
實在太臭了,店樓上的住戶忍無可忍,跑去投訴(大罵),才見那么一次較認真的清理,把溝兩頭的堆積物除掉,臭水留走了,然而就那么一次像樣的。這兩年來積水都沒有退干,又污又臭,令人惡心。
前幾個月,店主說因為市議會把洗溝費漲很高,所以他們要起店租20巴仙,轉嫁給我們。我叫他看一眼溝有洗嗎?之后他馬上去投訴。這一招果然“有效”,第二天就來人了,就準準的在這間店的后門旁掀開這碩果僅存的鐵溝蓋,煞有介事地掏,可才一晃眼,人與車都不見了。再看那溝還是一樣地積滿垃圾和臭水,與之前毫無差別。
市議會明令,誰家的壇壇罐罐積水滋生蚊蟲要被重罰,那這些店屋(據說每間店屋每年需繳交數千元的洗溝費)的下水道長年積滿垃圾、臭水,滋生蚊蟲、老鼠、蜈蚣、蟑螂等該罰誰?有罰嗎?我聽樓上的住戶讲,每逢水災,墻上蟑螂密布,令人毛骨悚然。
這路面幾年來沒有認真沖洗,加上天天都有不少缺德者把小巷當廁所,因此青苔密布,臭氣熏天,遇上雨天,真是滑得可以,時不時會看到行人滑到,離譜的是連行駛中的電單車都會滑倒。
我自己幾次都差點跌倒。實在看不過眼,青苔多了就自己刷,然而也只能顧及一小段,小巷的另一個出口,我輕易不敢走,青苔實在太厚了。
小巷的清掃也是個問題;清道婦眼光很正,從不斜眼看兩三尺地,(甚至我幫她掃成一堆置路邊的垃圾都不“收”),而且眼光很大,從不計較小事(件),每天小巷里到處是煙盒、煙蒂、紙巾、食物殘渣等,風一起沙塵蒙眼,保麗龍、紙袋翩翩起舞,自成一“景”。
店屋樓上的住戶中也有缺德的人;大白天把整麻袋的垃圾從三樓凌空拋下,冷不丁的“噗!”一大聲,嚇得我趕緊跑出去看,還以為有人墜樓,結果看到的竟是露出窗口的嬉皮笑臉的腦袋,真是令人氣不打一处來。
再來,把用過的衛生棉拋到樓下,把整包的雞腸、雞肚、雞毛摔爛在巷中,把吃剩的雞骨、垃圾丟在別人的涼棚上,這一來我們就得承受好多天的腐臭味,更糟糕的是下雨天時,蛆蟲隨著雨水一條條往下跌。除此之外,小巷中有時有人酒后嘔吐,甚至有死貓死耗子,更離譜的是有人留下糞便,遇上這些你能不收拾嗎?不收拾日子怎么過?
由于鐵溝蓋不斷被偷掉,所以現在以洋灰蓋代替,這下可好了,洗溝的人從不掀洋灰蓋。因此,“清洗”的間隔時間越來越長,“清洗”的時間卻越來越短。
這么多年來,不曾看過市議會頭頭來巡視過,競選時期是最“親民”的時期,我們在各個場合不難看到“大粒”人老遠跑過來對我們這些小小人物點頭哈腰,熱情握手,还给你一个灿烂的笑容,以示誠心誠意為民。
即使在這個人民當老板的“光榮”時期,也不曾見他們踏足小巷,不過一大群人像風一樣捲過巷口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