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参与其他活动 4
为青少儿们的好表现而欢呼(洪惠莉)、2008年参加美里友谊协会周年庆演出前后(相片集)、用感恩的心,当好接班人(青少团团长郑新辉)、2012年15周年庆(相片集)、友谊协会第二次美食亭
为青少儿们的好表现而欢呼
-记庆功宴-
——洪惠莉
紧张、繁忙的十周年会庆已过,负责人认为要宴请演出人员和部份工作人员,因为十周年宴会时,我们这一批人员因有节目等而未能参加午宴做补偿。我们很高兴,有六七十人参加了。宴席是自由餐,菜肴并不多,也不丰盛,那是少而简,但大家都满心高兴地出席。
当晚最重要的是青少儿们领奖金和津贴。因为这次历史诗篇的演出,有关负责人认为要青少儿们多多的加入队伍参与演出,最先时更说是最好全由青少团演出,只是这是不容易做到的,后来拉了部份来,也是勉强,所以才出动奖励方式。那就是,根据练习出席率,授奖;根据演出时间长短授奖;根据演出的认真和负责精神授奖等等,所以当晚青少团是大丰收,据说总共领到二千多元。负责人说,只要演出成功,付出这二千多元是值得的。
我要说句话,我们青少团在时下这种腐败,混杂的社会气氛下虽然难免有他们的这样那样的毛病和短处,但是在全体有关的负责人和家长的努力下,他们能参与历史诗篇的演出,就是他们最大的长处和优点,我们是应该为他们鼓掌的。
我们这批人的年纪都已偏高,子女多已长大,出国的出国,成家的成家,就是在校求学的,也都致力于繁忙的功课中,能拿出时间来为公会练歌练舞的毕竟不多,这会造成我们演出的困难,另外还有一层很现实的原因是;在时代潮流的冲击下,我们和后一代的距离,已拉得很远。我们老一辈要做要演的节目,他们不喜欢,而他们喜欢的节目,我们却也不一定认可,有者更是不喜欢。有这许许多多的原因的影响,所以在冲破重重困难之下,能顺利成功演出,不能不说是两代人的互相通融、合作的成功。
所以说成功,那是说基本上按我们的意愿,把当年的历史在舞合上演出了。虽然还有缺点和不完善处,但观众还是好的评论多。那就是说还符合我们的观众的需求。而除《历史诗篇》以外的节目,也没有引起什么负面评议,这点我认为很重要的,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友谊协会的形象。
另一点,我深深的感受到,这次演出前后的整个过程,我们的青少儿朋友们犹如接受了一次很好的文艺道德的培训,在这培训过程中我看到了他们的成长,他们的被熏陶。尽管我很会骨子里挑刺。但我内心还是深刻感觉到他们在成长了。
他们的成长和进步,除了表现在演出之外,还表现在他们的积极参与工作。由他们主导的在友谊公园的植树和游园节目上,大家都看到整个活动的圆满成功。我虽然没能能亲自参加,但从密集拍下的相片看,我感受到它的顺利和热烈。我为青少团朋友们的成功而高兴。
除此,我还看到在布置会所的工作上,看到挤满会客室的青少团员们在忙着做彩花,做名卡,而且他们是做到深夜,有者是从早上一直空着肚子到晚上。在最后“曲终人散”时,帮忙善后收拾的人员中,竟然还有好几个青少团团员,而且卖勤卖力,我确实被他们感动。
总之,十周年会庆的成功举办,青少团员们是做出了大的成绩和贡献,我们应为他们的漂亮表现而欢呼。
用感恩的心,当好接班人
青少团团长郑新辉致词(2012年12月8日友协十五周年庆)
尊敬的筹备会主席俞诗东朋友,砂拉越中区友谊协会主席赖子铨朋友,本会的领导层,理事,青少团,妇女组,来自世界各地友会的主席及领导们,各位在座的长辈及前辈们,大家下午好。
非常感谢大家都能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参加今天的双喜日子,可以说是喜上加喜。时光飞逝,一转眼不觉得青少团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大家也知道创会本来就是一项不简单的任务,所谓创业容易,守业难。当初友谊协会刚成立友谊青少团的时候,也是为了让彼此的儿女能够加入这个大家庭,大家都说年轻人将是未来国家的栋梁,国家未来的主人翁,必须加以培养年轻人,给予年轻人机会去训练及学习。当然友谊协会也希望借着青少团的团员的逐步成长,将来可成为友谊协会的接班人,可说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回想起一开始友谊协会刚成立青少团的时候,从年龄最小有 4 岁到年龄最大的有 35 岁。但是大家不会因为年龄的问题而疏远及没有话题说,因为当时的年龄层大多数是以小学及中学生居多,大家当时也相处得非常愉快,建立起了一种深厚的友谊。创立青少团至今十周年,许多从过去的小学生,到了现在已长成了一个小大人,许多过去的年轻人,今天已成家立业了,有些更是为国争光,出国留学及工作。目前的青少团会员人数也高达一百多人,可以说是相当的不容易。我相信友谊协会创立青少团的时候是带着亠个很大的抱负,带着一个很大的梦想前进。希望青少团从他们的身上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在前辈的身上我们可以学到的是,勇敢、果断、坚持,朝着目标没有放弃,团结的力量,坚强的意志力,如何从困难中求生,这些都是在前辈们的身上看到的实实在在的例子,单单说当时的反殖抗争精神,我们就已经是佩服万分。
非常感恩在这十年来,我们不能忘记的是青少团前几届的团长无私的付出,还有青少团的顾问们,没有他们的细心带领,监督及教导下,青少团也不能一直顺利走到今天,当然也不能忘记的是友谊协会对青少团的栽培,给予机会,不断的鼓励青少团多办活动及协助母会办活动等等。
最后我希望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都能在诗巫这个地方,尽情的享受,尽情的玩,也希望能为你们带来一个非常难忘的回忆。最后我恭祝大家平安健康,事事顺利,天天开心,谢谢。
友谊协会第二次美食亭筹备会名单
2014年8月15 — 8月24日
顾问组:余清禄、何君灿、王连贵、洪楚庭、刘仁祥、张锦兴、黄家新
策划组:俞诗东、赖子铨、吴松花、刘仁祥、张锦兴、卢武盛、黄世平、黄家新、黄新水、刘人群
筹备会主席:俞诗东 副筹备会主席:卢武盛、赖子铨、吴松花
秘书:林美花 副秘书:梁娇芳
财政:杨美樱
票务组:刘人群、刘素燕、赖子铨、俞诗东
总务兼运输、采购组:赖子铨、俞诗东、卢增和、吴松花、江绍其、梁娇芳、黄新水
摊位布置组(包括灯光):卢武盛、刘增振、江先铭、李家铿
制定价钱组:赖子铨、俞诗东、吴松花、卢武盛
书记处:刘素燕、陈庥利、林美花、梁娇芳(除负责宣传、会议记录外兼负发有关信件、写价钱、来往账目记录等工作)
饮料组:吴松花、黄美华、俞惠莲、刘爱莲、黄仙珠、谢秀兰
糕点组:梁娇芳、俞虹、林妙平、杨自顺夫妇、黄世平夫妇、郑赛云
烧腊组:江绍其夫妇、江素芳
其他食物组:黄新水、赖子铨、陈银凤
2014年8月15日-8月24日,友谊协会举办第二次美食亭筹款。青少团员是生力军。
→右图青少团团长卢武盛
在摊位前执勤。
(其后面是江素芳)
A. 青少团
青少团在卢武盛团长的带领下,积极配合母会的活动,他及时收集提供参与工作的名单。大家知道,青少团除了还在念书之外,大部分都在打工,为家庭生活打拼,时间受到限制。但在团长动员下,共有三十八人次参加美食亭工作,占总人数的近30%。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中秋节和颁发学优奖励金庆典落在29/8 ,由于母会的人力主要都放在美食亭上,庆中秋的筹备工作从筹备会主席、秘书、财政、司仪到节目主持人,布置会场全部都由青少团包办。从当晚会场布置得美仑美焕,出席庆典的人数众多,看到了青少团的成长和奉献精神。
青少团员标兵一俞虹
俞虹假期回来,赶上本会主办的文化节第二届美食亭,她主动提出,要把刚学的制作金蛋酥派上用场。事先她买回有关材料,多次试制,直到认为可以上市售卖。美食亭开业的十天内,她独当一面,现场制作金蛋酥。为美食亭增添盈利,也增添美食亭的光彩。
她每天除了现场制作金蛋酥外,从16/8-24/8每天早上至少花一小时半以上时间与老爸一起到江绍其叔叔家帮忙做炒、煮、烧腊的佐料。即使21日、23日及24日她有参加文化节大舞台的排练和演出,她也坚持每天最少付出4小时半为美食亭服务。是青少团中唯一执勤满十天的团员。
促销能手
王美芳在念护士课程,她利用五、六、日假期时间参加五天的执勤,她除了傍晚五点前到美食摊帮忙外,早上也和俞虹等一起到江绍其叔叔家帮忙作佐料。他得到阿婆(郑赛云)的真传,在美食亭担任促销工作。 16/8晚上她与阿婆搭档,祖孙俩一左一右站在摊位前作促销,一站就是数小时。23/8及24/8又和黄亮满搭档,一左一右有板有眼不停喊着,买烧肉啦,一条15元 ......... 买本地香肠啦,一条15元买花生汤啦,一杯2元钱……
黄亮满是副主席黄新水的千金,她不但人长得漂亮,更有一门好嗓子。21/8她与阿婆搭档,23 &24日与王美芳搭档,一唱一和,买烧鸡囉,一只25元,买金蛋酥囉,一盒2元……很好吃,……美妙的声音此起彼落,一站也是数小时,喊得整个摊位生气勃勃,喊得亭内阿公、阿婆级“员工”眉开眼笑。
余民辉在达斗工作。16/8他特地回来诗巫参加美食亭工作,他看到摊位内“工人”已足够,主动走到离摊位一丈多远的场地对人来人往的人流做起促销:请看看,这里有卖烧肉,……有卖凉茶……有糕点……一站也是数小时。
这几位年青人大胆的,独特的促销艺术,不仅是青少团学习的榜样,也是我们这些“老头子”学习的榜样。
B. 妇女组
现代人常说“妇女能顶半边天”这次美食亭的成功,三份之二的天是妇女顶起来的,在妇女组主任吴松花带动下,妇女(包括女青少团员)共有88 人次参予执勤。男会员(包括男青少团)只有39人次。
鹏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