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青少团园地 1
目录、分数与我—张志烜、对与错—余民辉、“妈妈,我对不起您” —王岱菁、没有篱笆的世界顶尖大学—渔夫
分数与我
-张志烜
向来,分数对我来说好比是金钱,多多益善。挣到一分,就能在名次上、成绩上挣到了一分希望。
分数,不过是几个数字,既不能购物,亦不能吃。但不知不觉中,凡是学生的,都会为它疯狂,我也不例外。
可是,究竟是为了什么,学子们将之视为宝贝,甚至不择手段争取高分呢?这就是一直在我心中的问号。至今我还是不明不白地为这家伙而奋斗。
有人说: “分数小可,知识是真”。我却是一直地想, “身为学生的可为什么不去追求真实的;相反的,学生却是去追求‘小可’呢?” 我对我的追求知识毫无怨言,但这“小可”却害我不得不花言巧语,千辛万苦地令父母在成绩单上盖下血淋淋的盖章,然后手脚也挨了不少盖章。
这时,任何一个人只要问我为什么会熬夜读 书。答案再简单不过了,仅是本文章的题目已足够回答了他们。高分,高分,不过是每个学生的美梦;相反的,低分,低分,却是每个学生的噩梦。
有时候,我还真妄想过,不论是统考、期末考、评测等等都能没有分数。我对分数已失去了信心,因为我连争取高分的理由都说不上来;但若以知识为准,我却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可是幻想毕竟归幻想,因为世界上大概没有制度或办法能评出一个人真正的学问。我也想大声呐喊:“分数不能断定一个人的学问程度,不要考试吧!没有考试就没有分数。”可是,这句话始终没有说出来,就算说了出来,又有谁肯听呢?又有谁肯废除这个分数的制度呢?
统考的脚步声已响起,痛恨分数的我,却是不得不哀求分数,多多益善,可怜的我,又再陷入那争取分数的陷阱中了。
(本文曾参与公教中学华文学会征文比赛并荣获初中组第一名)
对与错
-余民辉
人们常常谈起“对”与“错”。说这是对的,那是错的。而事实上,对与错的分界却十分模糊。
只要有充分的理由,我们就可以说它是对的,而同时,它也可能是错的。这完全是凭一个人的主观观点而定。但个人的观点,却又不能强加在一些事物上。
如最近的美国被炸事件,许许多多的人都认为这是一种恐怖行为,是邪恶的,是错的。但有许多人又认为这是英雄行为,是对美国霸权主义的一种报复,是正义的,是对的。
美国攻击南斯拉夫,说是为了人权,为了民主,虽然死了人,但是对的。那么这次美国被炸事件不也是为了抗击霸权吗?难道错了吗?
再说一些历史上的事情。 譬如当年秦始皇修建长城,有人说那是好大喜功是欺压人民。但万里长城千百年来抵挡了多少外侵,保护了中华民族,甚至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难道他错了吗?
说近一些,雍正皇帝,他实行官绅一体纳粮,火耗归公。有人说他苛刻、贪财、污辱斯文。然而他的政策为清朝奠定了稳固的基础。他错了吗?
总之,都要看你是站在什么立场,以怎样的观点来看待这一切。站在大多数被美国欺压的亚拉伯民族和人民的立场上,站在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宏观角度上,你所看到和所说的对或错自然与另一个立场或角度不同。所以如果你要更全面、清楚一些地来认识双方的“对”或“错”,在下建议你不妨常从不同角度上,不同立场上去替他们想一下,也许就能有一个较为中肯、客观的答案。
(本文是民辉同学於 2001年独中初三模拟统考时的现场作文)
“妈妈,我对不起您”
-王岱菁
夜,已渐渐深了,我却依然坐在书桌前温习功课。但,炎热的空气使我不能专心地温习功课。忽然,我觉得口有点渴,于是便摸黑到厨房去拿水喝。
当我经过客厅时,发现灯火未熄。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便壮起胆子往客厅看个究竟。当我看 见妈妈落寞地立在窗前,我的內心仿佛被一把锋利的刀刺了一下,一阵阵的内疚感一点点地从伤口中涌了出来。
我飞快地跑到厨房去喝点水,三步拚着两步的冲进房中温习功课,企图以功课来压制内心的内疚。但,妈妈那落寞的身影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在眼前。
望着天上,月亮婆婆发着银光伴着一群可爱的星星姐妹们一闪一闪的向我眨着眼。窗外老树上几片摇摇欲坠的树叶伴着一阵阵的蝉鸣声,我的思绪回到了三年前。
三年前,一天我踏着愉快的脚步,边唱边跳地回到家。一阵阵的喵喵声从沙发椅上传来。我顺着声音往沙发椅上看。它,有一双大而明亮的眼睛,雪白的毛发,样子可爱极了。当我与刚从朋友家回来的大姐及小弟正围着他评头论足时,妈妈笑着从厨房里走了出来。我们这几个小顽皮见了,立刻围着妈妈七嘴八舌的对小猫咪的来历问长问短。最后,经过妈妈的解释,终于真相大白了。原来,它是爸爸见妈妈常常一个人寂寞在家,于是便买了一只小猫咪给妈妈。
由于它有一身雪白的软毛,所以大家都叫它白白。它是一只可爱及善解人意的小猫。由于白白非常可爱,渐渐的和我们这班顽皮鬼熟络了,也成了我们家中的一份子。
刚开始时,我对白白也非常疼爱。但,渐渐地我对它产生了妒嫉心,只因它抢走了妈妈对我的关心及疼爱。有时,妈妈对它的照顾及疼爱甚至超过我们。
渐渐地妒火在我心中一天比一天多,久而久之便化做仇恨了。一次,由于接近年终考试,老师及爸爸都给了我不少的压力,以便我能考得好成绩。由于沉重的压力,使我透不过气。但,白白总喜欢在我温习功课时在一旁咪咪乱叫。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将所有的怒气及不满全发泄在白白的身上。最后,不但得不到妈妈的谅解,反而被骂得狗血淋头。
自从那件事之后,我常常找机会欺负白白。一次,我乘妈妈不在家时,将一些泻药滲入白白的食物中。原本只想作弄它,但白白却因此一病不起。过了几天,它便与我们说“再见”了。
虽然我的目的已达到了,但缺少了白白的陪伴,妈妈也变得闷闷不乐。我们几兄妹各自忙着学业没办法陪她,爸爸也只能每个月回来休息几天又出门工作了。
“当!当!”墙上的钟声把我从回忆中唤醒了。我立刻擦干眼泪,收拾书包上床休息了。当我闭上双眼的那一刻,我望向窗外轻轻的说声:“妈妈,我对不起您。”
没有篱笆的世界顶尖大学
(文:渔夫 2014年)
这所大学没有篱笆。这并不是因为它没钱建篱笆,也不是因为它不需要篱笆,更不是因为它的篱笆被毁了。这所大学没有篱笆,因为它不可能有篱笆。它不可能有篱笆,因为它的面积大得不可能建篱笆。这是一所没有篱笆的世界顶尖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
我将会试着描述来到这里的第一印象。由于没有篱笆,所以当你来到新加坡国立大学之后,你不会觉得你已经抵达新加坡国立大学。这是一种出乎于习惯认知的心理因素。例如,如果去到一个人的家,那么越过那个家的篱笆、踏进那个家的门口,你就会意识到自己已经进入了那间屋子;由于篱笆规划了那间屋子的范围,所以经过篱笆踏入了范围,就会有很强的意识。
同样的,多数学府也有篱笆。诗巫公教中学就有一个雄伟的大门以及环绕校园而兴建的篱笆。因此,当你只是在南兰路行驶路过,你很清楚自己没有进入校园;当你进入校门,来到篱笆内部,你很清楚自己在校园里面。这算是个“校园”的意识。诗巫莱拉学院及古晋斯威本澳洲大学分校,也是有篱笆,篱笆内外分别就是校园内外,规划非常清楚。
新加坡国立大学没有篱笆。由以往的心理习惯认知,我们知道篱笆规划出校园,篱笆将校园与外界分隔开,甚至篱笆界定及定义了校园。但新加坡国立大学没有篱笆。当我们依靠篱笆来让校园有存在感时,却来到一所没有篱笆的校园,因此心里完全无法接受,脑袋里也完全没有意识到,你已经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校园里了。
没有了篱笆,更让人无法意识到已经进入大学校园的另一个因素是:大。当然面积大也是导致无法建篱笆的原因。新加坡国立大学面积非常非常大,所以如果要修建篱笆将整个大学环绕一圈,恐怕耗资非常非常大,而且可能建出来会像中国万里长城那般雄伟吧,但实际意义恐怕不大,又不是个旅游景点。
玩个数据好了。新加坡国立大学面积为1.5平方公里(档案数据,不知道有没有包括新校园),1.5平方公里相当于16,145,900平方尺,也就是相当于1615万平方公尺;诗巫大星霸级市场是46万平方公尺,所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校园里可以建35个诗巫大星霸级市场,建好还有余地。
由于面积大,又没有篱笆,那么校园里是什么样子的呢?交通发达、融合社会。新加坡国立大学有校内的巴士:A1、A2、B、BTC1、C、D1、D2等,这些代号不是巴士代号,而是巴士途径代号,每个途径有很多巴士轮番行驶,所以具体有多少辆巴士这个我就不清楚了。如果不想坐巴士,要走路也行,规划完善的行人道到处都有。
所谓的融合社会,就是由于没有篱笆的隔阂,所以外界与校园内可以随意进出,校园里有校外的公共巴士可以坐,校内巴士也可以坐到校园旁的地铁站,校园内的大马路四通八达都是与校外无缝接合的,校内的宿舍旁边就有校内与校外公共巴士综合的巴士总站。总之,完全是与外界没两样,校园与社会完全融合一体。
这,就是没有篱笆的世界顶尖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