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青少团园地 2
骑马舞(上)你怎么红了?—渔夫、骑马舞(下)我们该学什么?—渔夫、外公与父亲来自诗巫的印尼华侨—渔夫、“90后”看“北加友谊之旅” —刘利汉
骑马舞(上)你怎么红了?
(文:渔夫 2014年)
这两个月来,你是否会察觉到“OPPA Gangnam Style”这样带感的旋律在身边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呢?这就是年度热曲GANGNAM STYLE,最近几年在全球娱乐圈备受瞩目的韩国再次创造了这一奇迹。根据黄明志(对,黄明志)在youtube上的网络节目所报导,马来西亚各地目前已经翻拍或翻唱超过二十个版本了,实属本地历史的头一遭。
凭着这首歌,被大家昵称“鸟叔”的PSY终于梦寐以求地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引领着世界流行趋势。暂且忽视狂热韩国人在YouTube的作弊可能性,GANGNAM STYLE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就获得了近3亿次点播以及140万评论,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它就成了YouTube上被观看第19多的视频。我刚刚去查了下,现在已经4.5亿点播了!天啊!
播放次数、评论这些数据还不是这首神曲在YouTube上最神奇的地方,最神奇的是它是目前YouTube全站好评最多的视频,获得了295万次“顶”,几乎是第二位的一倍。我刚刚又去查了下,已经到400万了!据说已经列入了金氏世界纪录。只能说,这首歌真的真的红了,而且还成为病毒般让众多人纷纷上瘾。
与之前仅仅在YouTube上拥有庞大数量优势的少女时代等韩国偶像团体不同的是,这首歌在全球最大(应该是吧?)的音乐下载中心——iTunes也取得了超乎寻常的关注,在连续占据单曲榜榜首位置之后,又在MV榜上牢牢占据着前两名的位置——而这些排行是会为它带来真金白银收入的,因为iTunes是要付费合法下载的。
那么这首歌究竟是如何火起来的呢?
它真的没有太多了不起的地方,没有大腿、没有整容过的帅哥和美女,没有各种打擦边球的诱惑,(如果你要说那个翘臀,我不相信那么几秒能够让一首歌红成这种情形)。你可以说这首歌的歌词反映了当前韩国社会的现实状况,这样的东西或许能使它在韩国国内流行,但绝对不足以让其获得现在这样全世界的流行和关注度。
著名华人音乐歌手陶喆也不解地问:“有人可以告訴我,『江南Style』在紅什么?”这一句话居然爆红,因为他逆着潮流问出这句话,结果饱受批判。这还不够,他随后还补充说骑马舞很可爱,但音乐本身没什么原创和创新。这下惨了,网民是严重批评他,甚至说他嫉妒,他过气。可他作为音乐人难道真的只能睁眼说瞎话吗?
第一,真正让这首歌火起来的是其夸张而新颖的骑马舞、热闹而极具刺激性的MV。这样的风格恰好满足了外国普通用户对视觉奇观的追求。新时代,用户更注重的是第一眼的冲击力,而GANGNAM STYLE正好应了大家的需求。第二,这首歌本身所具有的极强的想象和延伸空间又让它有了更强的传播力,用户对GANGNAM STYLE舞蹈的戏仿、各种Remix版本以及翻拍版本都对这首神曲的流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相信大马不少观众正是通过各种版本而见识并找到了原作。
第三,最终让它火得一塌糊涂的是那些明星通过社交媒体的推广。各路明星和名人也都一个德行,生怕错过各种流行趋势,于是纷纷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对其进行自发传播。在这样名人效应被不断扩大、信息快速传播的网络社交平台上,GANGNAM STYLE得到成几何级扩大的散播,并且逐渐蔓延到这个网络上。在各种因素阴差阳错的作用下,狂热的乌合之众使得这样一首作品成为流行趋势,大家有意无意的相互推动最终使这首歌获得近乎无差别的传播效应。
在互联网时代,一首神曲最终就这样诞生了,不一定是音乐的胜利,也许只是网络营销学和韩国人的胜利而已。(上篇结束,接下来还会有一篇下篇。)
骑马舞(下)我们该学什么?
(文:渔夫 2014年)
上一期谈到骑马舞在世界是多么的疯狂,多么的让人痴迷。同时,也指出骑马舞之所以如此火红的原因。可能很多人看了之后会觉得我非常不屑骑马舞。但其实还没到不屑那么贬的程度,只不过是觉得没必要那么褒罢了。无论如何,骑马舞的风潮,还是有值得学习之处。那么这一期,就比较学术性一些吧。
第一、平凡也可以不平凡。
“江南Style”原唱是PSY,当然这很明显只是艺名;其原名是박재상,这也很明显是韩文;罗马拼音是Park Jae-Sang,中文翻译为朴载相。(我怎么念起来感觉像“宰相”?)毫无疑问的他出生于韩国,1977年12月31日出生(怎么那么巧赶上了最后一天,要你妈在医院跨年哦),所以至今已经有37岁了,算是大叔级歌手。
这年龄配上其大叔长相,显得非常的平凡。据说他曾经被建议去整形。的确,在韩国这个整形娱乐圈里头,这位大叔显得非常的突兀,丰满圆润的身材与一众帅气模特的帅哥明星相比,显然逊色了很多。所以娱乐圈要容得下他已经很不容易了,更何况还要在娱乐圈混得好,那就更难了。
而现在,一切就像是奇迹。
第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劳其筋骨。
PSY 本身就出生在韩国首尔的江南区(歌名的Gangnam就是这地名)。他在2000年加入娱乐圈,2001年首部专辑因为内容涉嫌青少年不宜而被限制销售;随后他因为吸食大麻而被警方逮捕;2007年遭检举没有确实服兵役,被拖回重新服役到2009年。总的来说他这十年过的也没多好受。
然而在这十年间,PSY 的音乐成就也是不错的。他的一系列歌曲(2001年的Bird、2001年的End、2002年的Champion、2006年的Entertainer、2010年的Right now),都曾在韩国本土排行榜上夺得首位,而且2006年、2010年、2011年也都曾夺下韩国本土音乐奖项。而2012年的Gangnam Style,就红透了全球。
没有一个成功之路是平坦的。
第三、不要低估社交媒体。
其实现在无论政界、商界,都一直在强调社交媒体的重要性。“不要低估社交媒体”这句话其实耳熟能详。但说时容易做时难,其实很多政商界的朋友并没有好好利用社交媒体。他们最多只是象征式的在面子书设立一个专页,然后置之不理;有在经营的,有在好好经营的,实属少数。
PSY不谈,我们来谈美国现任总统也是即将到来的总统大选候选人——奥巴马,就被称为全球第一个“真正社交”的国家领袖,他及其团队利用社交媒体的程度在政治家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2008年奥巴马为竞选总统在网络上发出了1300万封邮件,400万捐款者通过网上电子渠道捐款,其支持者网站My.BarackObama.com当时就已拥有200万个会员。
不仅如此,连总统夫人——米歇尔•奥巴马也在Twitter(国际社交网站)上非常活跃,拥有150万个粉丝。对于在Twitter拥有近2000万粉丝(没错,2000万)的奥巴马来说,米歇尔是非常好的伴侣。而无论是奥巴马的2000万粉丝还是夫人的150万粉丝,这都不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相反,他们是过去几年间苦心经营的结果,并为他们的选举带来非常积极正面的影响。
朋友,PSY 透过社交媒体火了,你觉得你呢?
外公与父亲来自诗巫的印尼华侨
(文:渔夫 2014年)
她的父亲与母亲在大学相逢,并谱出了浪漫的异国恋曲,父亲为了爱情毅然决然地从诗巫搬到印尼,在印尼定居了下来,并生下了她。殊不知,她的外公原来也是诗巫人。看来,这个家庭跟诗巫还真是有缘啊。
目前,她人在新加坡,跟我一样在新加坡某大学就读(这里就不明说了啊)。一般上来到这里碰见了同学,避开功课不谈,首先当然会先了解彼此的背景。她先问了我是不是从马来西亚来,我说是,从东马来。她听到东马,就紧接着问是不是从砂拉越,还是沙巴?我说是砂拉越。她的眼神忽然间亮了一下,然后就说她的父亲也是从砂拉越来的,是诗巫人。这回可轮到我的眼神忽然间亮了一下。
什么?诗巫人?嘿!我就是诗巫来的。这回可打破了起初的隔阂。后来继续探讨下她的背景,让我稍微整理一下。
爸爸、外公:诗巫人
妈妈、外婆:印尼人
也就是说,在她的家庭里,只有外婆和妈妈是印尼人,而外公和爸爸都是诗巫人。当然,两人是互不相识的。外公由于家庭问题而独自一人来到印尼,并结识了她的外婆,结婚并诞下她的妈妈;后来,她的妈妈去美国某大学深造,也结识了来自诗巫的爸爸,爸爸为了爱情也独自搬到印尼,诞下了她,“从此过着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
这种因缘巧合实在是难得一遇,我便决定得到她的允许,写在这里了。而因为这种家庭背景,所以她每年都会回到诗巫一次。对于诗巫,她是给予赞赏的眼光,与我们一般能够想到的诗巫的优点一样,首先是留齿唇香的干盘面,虽然回到诗巫后会一直吃一直吃到腻,但是离开了诗巫后却总是对干盘面朝思暮想。这大概也是很多诗巫游子的感受吧?
其次,就是诗巫的人情味吧。小小人不会太多的一个小城镇,给来自印尼的她一种轻松写意的气氛与生活,让她在这里生活得非常舒适。在印尼,由于人口数量很大并且分布不均,所以在城市地区算是非常的拥挤。要说在诗巫的话,一般上几乎很难看到人口拥挤的场面,我们人口数量少到不足以升市了。除非是有什么大型活动(例如文化节),那么在市区肯定会塞到爆。
由于印尼早期的排华政策,印尼的华文教育程度也差强人意。她的小学是在新加坡就读的,因为那时他父亲到新加坡来工作,后来又回到印尼,所以她的中学又在印尼就读了。她说,在印尼中学所学到的华文,跟在新加坡小学所学到的华文差不多。但是她在印尼也有上华文的补习班,是由学校的华文老师开课补习的。但是补华文科的风气在印尼也不是很盛。
在印尼,老一辈华裔大多以华语交谈,偶尔说印尼话;而新一辈的大多就是说印尼话了,甚至华人对华人也以印尼话交谈。根据档案资料,印尼排华最早是源自于前总统苏卡诺挺共,结果倒台后大批华人被继任的总统苏哈多当作共产党而被对付。苏哈多后来在97年经济风暴的时候,疑似要转移国内焦点,策动了反华暴乱,被打死、被枪杀,工厂、商场、住宅被毁,妇女被强奸、被轮奸。
但是看我这位同学还活得好好的并且能够来新加坡就读,就知道十多年后的今天,似乎情况已经获得改善。她说,目前印尼华人与其它人的相处大致上都没有什么问题了。祝愿印尼和马来西亚的华族文化不会被同化,并且能与本土文化共生共存。
“90后”看“北加友谊之旅”
作者:刘利汉
日期:2013年6月25日
(一)过去所建立的革命情谊,弥足珍贵
参与这一趟北加友谊之旅的团员们大部分都是上世纪参与反殖革命的“老友”,部分老友有携伴或携眷出席。他们离开武装革命斗争已经非常久远,少说都有二、三十年。虽然如此,他们在革命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友谊,并没有因为革命斗争的结束而结束。二、三十年后的今天,这批现居于诗巫及民都鲁等地的老友们,依然能够相聚在一起,共同筹划并参与这一趟6天5夜的旅途,实属不易,标志着他们十足珍惜这一份友谊。
另外,迎接我们到访的当地老友也热情地欢迎我们的到来,再显这批老友的情深义重。美里、Batu Niah、林梦、保佛、亚庇等地的老友们,不但出面迎接我们,更出钱出力地负责我们的饮食及住所,当中不乏大鱼大肉及舒适酒店,他们的热情可见一般。这也让我们的旅途开支大大低于预算,减轻了大家的经济负担之余,更让我从心里深深地被这份过去所建立的友谊所感动。
(二)过去所拥有的革命烈火,永远不灭
虽然老友们脱离武装革命已经有二、三十年,而且许多老友都曾因为武装革命而受伤、残疾、拘捕、关监,甚至是面对同志的生死离别,但这些老友们心中的革命烈火却仍然难以熄灭。
参加北加友谊之旅的古晋老友彭世阔、刘春生,诗巫老友梁娇芳、刘爱莲、杨美英、江先铭、江祝英、谢易富、李振罗与砂拉越中区友谊协会秘书长俞诗东、俞虹、刘利汉,美里老友江梅花,及民都鲁老友郭炳河、江淑贞、余清禄、洪惠莉、包章泰、江先明、刘瑞霞、刘霭霞、刘彩霞、江亚丽、钟名庭、蔡秋凤等老友们在沙巴亚庇老友刘华荣和刘祥勇带引下,来到亚庇机场面前,火车路旁边的神山游击队公园参观,并在神山游击队烈士纪念碑前留影。
在这次的旅途中,我们沿途参观了距离林梦6公里和8公里的两个英雄村(上图 汶莱人民及砂拉越林梦人民1962年12月参加12.8起义的队员居住地乡村),远征到婆罗洲岛的最北角,到了Tip of Borneo,也到神山公园、昆达山菜市、兰瑙、温泉,和瞻仰在昆达山的2500位二战战俘牺牲纪念碑。
老友们也特地参观神山游击队公园瞻仰烈士纪念碑、66空难纪念公园的六六空难纪念碑等。老友们到北加各地旅游,除了缅怀各地同志们的牺牲,也在寻求理念上的共鸣,让心中的这一把革命烈火能够持续燃烧。
在旅途的过程中,我们是租用长途旅游巴士作为交通工具。在巴士上,由于老友们共聚的机会难得,大家也趁此机会分享过去一同进行革命斗争的事迹。不少老友跑到前面去,分享过去在武装斗争时所发生的趣事及生活点滴。更多的老友们则是高唱过去的革命军歌,虽然很多我都不曾听过,但是歌词中不乏“共产”、“毛泽东”、“革命”等字眼,而且全车的老友们皆共同高唱,足以见得大家心中的革命烈火依然存在。
在林梦受到当地老友 联络处主任张扬武、刘世业、陈公兴、林新贵、余秋兰等老友热情招待晚餐,过后大家进行了愉快的交流。
当我们到访一些地区的时候,例如林梦、亚庇、保佛等地,老友们都有与当地迎接我们的老友一同交流。交流的内容包括了报告友谊协会的概况,一些未来活动详情,也包括了分析当前的时事格局。无论是关于友谊协会也好,时事论坛也好,这都显示出这批老友们的革命烈火永存,只不过已经改变了形式,由过去的武装革命,改变为今天的公会组织、交流论坛等方式。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所适合的斗争方式,这也印证了古人所说的“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唯一不变的,是心中的那一股热。
就此数言,略述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