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區友誼協會所舉辦的【文化刺繡及十字刺繡比賽】是婆羅洲文化節華族文化風采最特別的一場比賽。 女性參賽者穿着旗袍,提着古色古香的煤油燈以及刺繡工具,席地開始刺繡,華族文化色彩十足。 這項比賽參賽者雖多為女性,但其中也不乏友族同胞及年輕男性參與.
籌備會主席吳松花女士致詞。
主賓本會會長陳發枝致詞。
陳發枝:手工刺繡 活靈活現
大家晚上好!
很高興受砂中區友誼協會邀請,為今晚的刺繡比賽擔任開幕嘉賓,我也非常感謝友誼協會在過去數屆的婆羅洲文化節,風雨不改地持續舉辦刺繡比賽,使這項傳統工藝比賽能成為婆羅洲文化節的招牌活動之一,讓民眾更認識刺繡,更貼近刺繡。
刺繡可以提升衣著及紡織品的整體美感,繡上一朵美麗的牡丹花可以為著衣的女孩子提升不少嬌柔氣質;而繡上一些剛猛的動物如龍、虎等的圖案也可襯托出男孩剛強的氣質,在提升整體形像方面,極有幫助。
自機械工業普及後,機械取代手工,繡出來的圖案相當整齊,人們只要將圖案交給機械就可以了。 然而,機械刺繡卻沒有手工刺繡般千變萬化,頂級的手工刺繡大師可以同時用多種針法,精心處理每一個細微部分,還可以用不同的針法搭配線條去表現圖案的效 果,繡出來的圖案栩栩如生,古色古香,活靈活現! 美麗的繡作往往出自人手!
每年的刺繡比賽皆吸引了不少年輕人的參與,據說,當中也有一些是其他族群的朋友,這說明了需要長時間制作的傳統手工刺繡,並沒有在這個追求高效的時代被淘汰,它依然還是吸引著一班人去擁抱它,去愛護它,這一點讓我感到非常欣慰及感動。
最後,我希望參賽者們能延續及傳承祖先的優良文化,繼續刺繡下去,讓這項傳統工藝為更多人所知,為發揚傳統文化盡一份心意。 祝各位度過一個美好的晚間,幸福美滿,身體安康,謝謝!
主賓們進行聯合開幕爆彩儀式。左3起:黄仕旺、劉仁祥、王春斗、拿督巴杜卡楊祖快、吳松花、賴子銓、陳發枝、沈國基、本固魯江賢欽、甲必丹許道平、莊約瑟、張錦興、劉錦虎。
張家女將的擺設費盡巧思,這樣的畫面非常容易勾起年長者舊時代的回憶。
女孩們穿着旗袍,為這項比賽增添不少華族文化氣息。
穿針引線,繪圖,配線…… 都是刺繡中最基本的工作。
這樣的構圖是不是很有『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的感覺?
砂中區友誼協會展出部分繡作。
刺繡比賽有不少年輕人參與,當中也有一些是男性。
姐妹倆聯袂合繡。
喜氣。端莊。氣質。
本會秘書長與參賽者們合影留念。
小女孩望着刺繡工具,露出手足無措的表情,旁邊的女子則被逗得哈哈大笑。
一名參賽者正在研究構圖。
幾名年輕女孩結夥參賽。
劉錦虎與老同學梁惠蘭合影留念。
手上刺着繡,憶的是當年。
年輕男女在專心刺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