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诗东—
2014年8月15日—24日
一,前因
2014年7月10日第十一届第二次理事会财政报告指出,自2013年初至今,本会没有租金收入,财政赤字严重。副主席刘仁祥建议:婆罗洲文化节要到了,是否再办“美食亭”? 大多数理事反应不热烈(包括俞诗东)但也没有人提出反对,没有人愿意领头,议决交由常务小组决定。7月15日,常务小组大部分都认为应该要办,一能为友协筹一部分活动基金,二能动员广泛的会员。青少团员参与为筹备活动基金出钱出力。三能芨此促进与会员、社会、友人之间的联系,于是,决定成立筹备会。目标锁定净利一万五到两万之间。俞诗东自荐担任筹备会主席。
二,筹备工作
经一次动员会及两次筹备会会议决定,这次美食亭售卖的食物分成四个小组组成。一是烧腊组,是总务江绍其的专利;二是饮料组,由妇女组主任(也就是副主席)吴松花带头;三是糕点组由副宣教梁娇芳主持;四是其他货物组由副主席黄新水负责。原则是选择高利润产品。后因高利润产品已足够售卖而取消“其他货物”组。
13/8青少团团长卢武盛带领扬武钦、刘昶德、俞诗东、刘增振、江先铭为美食摊位作布置。14/8刘仁祥、梁娇芳、张锦兴都认为应该增加美化摊位以迎合开幕需求,张锦兴主动报效装饰用布料。15/8赖子铨主席冒雨带领刘增振、江先铭、俞虹又花了大半天时间把摊位打扮的像“新娘房”。大家都很满意。
15/8婆罗洲文化节开幕的第一天,老天爷是乎有意考验人们的应变能力,24小时下着雨,使美食亭创下最低收入的记录(与第一届美食亭比较)更严重的是根据天气预告,十天内每天都是下雨,善于应变的副主席(美食亭顾问)刘仁祥提议召开紧急会议,议定扩大防雨措施,也是赖主席带着刘增振花半天时间部署。
三,前线工作人员的风采
美食亭从15/8—24/8前后十天,筹备会原本动员一百人次参予十天的工作。每天平均十人,可是老友们主动出席,十天内实际上有127人次参予每天最少四小时以上的工作,间中出现不少值得称颂的小故事。
A, 青少团
青少团在卢武盛团长的带领下,积极配合母会的活动,他及时收集提供参予工作的名单。大家知道,青少团员除了还在念书之外,大部分都在打工,为家庭生活打拼,时间受到限制。但在团长动员下,共有三十八人次参加美食亭工作,占总人数的近30%。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中秋节和颁发学优奖励金庆典落在29/8,由于母会的人力主要都放在美食亭上,庆中秋的筹备工作从筹备会主席、秘书、财政、司仪到节目主持人,布置会场全部都由青少团包办。从当晚会场布置得美仑美焕,出席庆典的人数众多,看到了青少团的成长和奉献精神。
青少团员标兵—俞虹
俞虹假期回来,赶上本会主办第二届美食亭,她主动提出,要把刚学的制作金蛋酥派上用场。事先她买回有关材料,多次试制,直到认为可以上市售卖。美食亭开业的十天内,她独当一面,现场制作金蛋酥。为美食亭增添盈利,也增添美食亭的光彩。
她每天除了现场制作金蛋酥外,从16/8—24/8每天早上至少花一小时半以上时间与老爸一起到江绍其叔叔家帮忙做炒、煮、烧腊的佐料。即使21日、23日及24日她有参加文化节大舞台的排练和演出,她也坚持每天最少付出4小时半为美食亭服务。是青少团中唯一执勤满十天的团员。
促销能手
王美芳在念护士课程,她利用五、六、日假期时间参加五天的执勤,他除了傍晚五点前到美食摊帮忙外,早上也和俞虹等一起到江绍其叔叔家帮忙作佐料。他得到阿婆(郑赛云)的真传,在美食亭担任促销工作。16/8晚上她与阿婆搭档,祖孙俩一左一右站在摊位前作促销,一站就是数小时。23/8及24/8又和黄亮满搭档,一左一右有板有眼不停喊着,买烧肉啦,一条15元……买本地香肠啦,一条15元……买花生汤啦,一杯2元钱……
黄亮满是副主席黄新水的千金,她不但有一副美丽的面孔,更有一门好嗓子。21/8她与阿婆搭档,23 &24与王美芳搭档,一唱一和,买烧鸡囖,一只25元,买金蛋酥囖,一盒2元钱……很好吃,……美妙的声音此起彼落,一站也是数小时,喊得整个摊位生气勃勃,喊得亭内阿公、阿婆级“员工”眉开眼笑。
余民辉在达斗工作。16/8他特地回来诗巫参加美食亭工作,他看到摊位内“工人”已足够,主动走到离摊位一丈多远的场地对人来人往的人流做起促销。请看看,这里有卖烧肉,……有卖凉茶……有糕点……一站也是数小时。
这几位年青人大胆的,独特的促销艺术,不谨是青少团学习的榜样,也是我们这些“老头子”学习的榜样。
B, 妇女组
现代人常说“妇女能顶半边天”这次美食亭的成功,三份之二的天是妇女顶起来的,在妇女组主任吴松花带动下,妇女(包括女青少团员)共有88人次参予执勤。男会员(包括男青少团)只有39人次。在八位执勤满十天的工作者中五位是女的,她们是梁娇芳、俞虹、谢兰娣、郑赛云、吴松花,男的三位是江绍其、赖子铨和俞诗东。
执勤五天以上者有三位,王美芳、谢秀兰、俞惠莲全是女的。她们这种对公会的热情付出,是值得表扬,值得男会员们学习的。
吴主任负责饮料组,她以身作则不论有没有安排她的执勤,每天必定到美食亭帮忙。23日她是婆罗洲文化节文化刺绣与十字绣编制比赛的筹备会主席,她照样四点多先到美食亭安排好工作后才去比赛现场,比赛结束后她又倒回美食亭帮忙。
考虑到当晚美食亭熟练的员工少,我问她“借用”原本安排在文化绣比赛现场工作的梁娇芳,她说饮料组也缺熟悉的人手,又“送”黄美华、俞惠莲两位到美食亭协助。
梁娇芳是糕点组负责人,为了配合美食亭工作,首先她与店里唯一同事对换工作时间,从下午改为早上。中午回到家就要准备和协助处理当晚售卖的糕点。她是美食亭比较有经验的售货员之一。
她动员新会员梁伟毅每天制作四种糕点,满足了美食亭的需求,为了让公会有较多盈利,她主动承担了制作糕点的补贴。
老当益壮的阿婆
郑赛云原本在民都鲁,13/8特地回到诗巫参加美食亭工作。15/8他整天在江绍其家帮忙“打杂”。16/8—24/8每天下午都到江绍其家“打杂”。四点多到摊位帮忙,直到收摊。她是工作人员中年龄最大的,但她的精神绝不输给年青人。
美食亭最大功臣—江仔烧腊
烧腊组江绍其、谢兰娣夫妇,每天早上七点就要上市场收购烧腊的材料,十点回到家开始洗、切、烧、煮,忙到下午四点多,又要到美食摊亲自销售,晚上10:30分收档后,他还要处理剩余的食物。
为了让公会能多赚一些,她们提供比预定的数量更多的产品,她们的工作量是比平时夜市的三倍以上。由于每星期有三天没有猪肉供应,他提前两个星期就开始“囤货”,还动员儿子和女婿帮忙囤货。十天如一日,她们消瘦了,江仔烧腊却为公会赚取盈利总数的一半以上。
C, 幕后功臣
i. 美食亭顾问张锦兴副主席建议办美食亭的目的是为友协筹款,我们可否寻求会员或友人赞助友协活动基金?可邀请赞助者为美食亭主持开幕礼,以示回馈?会议接受他的建议,议定凡赞助五百元现款以上者及凡购买一千元固本以上者,为开幕主宾。在大家努力下,在此期间共筹得一万四千多元活动基金,他们是大强公司一万元,余清禄夫妇,黄希多,APT Fortune 各一千元,江春伟、王连贵、林志强各五百元、许保业及成华公司等。我们感谢上述热心本会的老友的赞助。
ii. 美食亭的成功,一半是借助于固本的售卖,在大家努力下共售卖一万七千多元固本,而售卖一千元以上的是郑赛云3100元、赖子铨3010元、俞诗东2600元,吴松花1500元,刘人群1100元,刘爱莲、张锦兴各一千感谢大家的付出,更感谢许许多多购买本会固本的会员及朋友们。
同时,也要感谢赞助总值2872元食品给美食亭售卖的老友;他们是张源开(苹果)1015元,保元行(枸子)1000元及黄世平(寿司,全麦蛋糕),杨美樱(金瓜糕,菜燕),刘仁祥(红毛榴莲),吴德芳(白菊花),黄道央(鸭舌帽)等。他们的赞助,使净利提高达到预计的目标。
iii. 梁伟毅是今年五月才进会的新会员,他的另一半许淑珍是制糕点高手。我们建议她选择制作四种利润较高的糕点,批发给美食亭,唯一条件是美食亭需至少有40%盈利以上的。他们说如果用批发价公会就赚少了。建议只要公会出原料。他们出力,等卖完了由公会按盈利补贴多少就可以了。
手工制作数种糕点是很花时间的,他俩是8个孩子的爸妈,家里是搞批发生意的,最小孩子才一岁多,可想而知,家庭生活原本很忙碌,他们还是安排时间,每天早上就开始准备,制作完后,还要送到摊位,有时,五点还未作完,他动员家人先送一部分到摊位,全部完成了再送第二次。一连十天,不论晴天下雨,保证美食亭有足够的糕点卖。
署理主席黄世平的另一半,刘本敏是制作寿司的高手。虽然不是会员,但两届的美食亭他都赞助糕点。这次为了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糕点,我们要求他每天供应一定的数量,说好公会出本钱,她出力,她主动提出每天加作两粒全麦蛋糕。十天里她花了四百元成本制好糕点,由黄世平送到摊位,最后连成本也报效给公会,既出力又出钱。
iv. 后勤部,资料库
要找人试验燕窝毛找林妙平,红糟鸭要热要装盒,很花时间找林妙平,……开幕用自制彩花找林妙平……。
要第一届美食亭的资料找素燕要……,要开筹备会需要资料叫素燕安排……,要定产品售价找素燕,要定签到表格,每天的业绩记录表格,要排执勤表,……要重定价格……等等,都找素燕。固本售卖的进况,……每天营业的状况记录等等,也都由素燕处理,有时遇到要花时间去审查,收集的工作,陈庥利是素燕的帮手。总之,筹办美食亭的前前后后,素燕即时提供各种所需要的资料,即时做好所需的记录,美食亭的营业结束了,账目也出来了。
第二届美食亭圆满结束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