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百年歷史,瘟疫會過去,經濟不景氣會過去。無論冬季有多寒冷,終會過去,春天必會到來,這是定律。疫情過后,或許大家不再對新冠病毒感到戰戰兢兢,不須保持社交距離,出門不必戴口罩,孩子們也可以重回校園,大家可以自由地出國旅行。但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新常態正等著我們,因為疫情后的世界已經不一樣了。
鄭秉吉:因危機而強大
大馬政府已和輝瑞簽約,明年向這家美國製藥公司購買疫苗以阻斷新冠肺炎病毒肆虐,而中國和歐洲製藥公司所研發的疫苗也將陸續面世。經歷了一整年的疫情風暴后,大家似乎看到了曙光,相信大瘟疫即將告終。
回顧百年歷史,瘟疫會過去,經濟不景氣會過去。無論冬季有多寒冷,終會過去,春天必會到來,這是定律。
疫情過后,或許大家不再對新冠病毒感到戰戰兢兢,不須保持社交距離,出門不必戴口罩,孩子們也可以重回校園,大家可以自由地出國旅行。但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新常態正等著我們,因為疫情后的世界已經不一樣了。
疫情帶來五大趨勢
經過一整年的行動管制后,大部分人的工作、生活起居和習慣已遭改變,例如:居家工作和上課、線上開會、購物和交易。即使疫情終結了,相信很多人已回不去行動管制之前的生活形態。
根據學者的預測,疫情會帶來全球五大趨勢:
1.消費者行為的改變:電商是疫情的最大受益者,翻倍的業務成長證明消費者已經快速的從線下轉到線上消費、學習、娛樂、健身等。以前不曾光顧線上商店的中老群也習慣了線上消費。在家烹飪、動手做烘焙和園藝,甚至通過網上學習瑜伽和氣功。這對傳統線下操作是威脅,但是對線上貿易卻提供無限新機。
2.商業架構重新佈局:為了提高競爭力,很多企業會合併,包括跨行業的合作。大家發現搶掉他們生意的不是同行,比如說手機取代相機。居家工作的方便允許企業僱用住在外國的人才,無形中增加了更多人力的供應,但也出現和外國企業搶人才的挑戰。
3.企業改寫經營規則:傳統的管理模式已經不適合居家工作的新常態,例如線上會議已經取代實體會議。雖然行動管制會隨著疫情的終結而撤銷,大家可以出差了。然而,商家卻也發現,其實不必到中國廣交會和中國工廠看貨也可以訂購新產品。因此,公司必然會嚴加控制出差的需要,至少不會像以前那麼頻密。
4.行銷把握良機:消費者已經擁抱線上生活,傳統的宣傳管道已經失效;通過手機和電腦屏幕的廣告更能刺激業績。更精明的商家會結合線上線下的無縫經營全面圍鎖消費者。
5.社會與政治影響:貧富懸殊的問題會更加嚴重,政府將介入紓困。在擁擠和高消費的大都會生活的就職者,由于可以居家工作,預料會有不少人將遷至低密度的地區居住,或遷移到二三線的城鎮生活。
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是千古的定律。在新常態下,企業的適應能力將決定他們的命運。疫情帶來的新趨勢顯然已經不允許我們以不變應萬變,舊的經營模式肯定無能應對,業者是時候調適心態、掌握新知識和新能力。
英國有句諺語:「你不能教老狗新的技巧」。僱用新生代,促進企業新陳代謝的換血方略會是很多企業的求生計劃。英特爾前總裁葛洛夫曾經說過:「壞公司遭到危機摧垮;好公司挺過危機;優秀公司因危機而更上一層樓。」
你如何定位貴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