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阿都拉、納吉及慕尤丁都可拜相,那麼安華就更具備條件了。按照馬哈迪的邏輯,安華是學識淵博的人,他的學問造就了他成為一流的辯才。可惜這樣的人才在馬哈迪眼裡是不入流的,只因安華曾觸犯過道德底線?
謝詩堅:林吉祥對安華雪中送炭
正當政壇出現倒安華的雜音之際,行動黨元老林吉祥於12月20日公開宣佈行動黨無意更換反對黨領袖。這一定心丸是林吉祥在18日會晤安華時作出的保證。但建議希盟應提出新論述和新方向,可以透過新的「國民共識」,來鞏固和壯大在野黨的政治力量。
很顯然的,在最近期間,除了沙巴民興黨主席沙菲益公開建議更換反對黨領袖外,行動黨和誠信黨的黨領袖林冠英及末沙布也發表聯合聲明,間接批評安華不要再浪費時間等待巫統國會議員變成青蛙。他們建議反對黨陣營進行政治重置,可以吸納更多的反對黨參加「希盟+」的鬥爭。
希盟從執政黨變成反對黨也不過是一夜之間的事,最主要的是在2月23日在喜來登酒店的政變中,慕尤丁在混亂局面中,脫穎而出,登上相位。這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馬哈迪要堵死安華拜相之路。才會有慕尤丁上位的機會。也許在馬哈迪眼裡,除了安華外,其他人都可以任相。
不論,我們怎麼想和猜,就是猜不透馬哈迪和安華之間到底有什麼深仇大恨?在過去是說安華觸犯道德底線,不適合當相。後來也把安華送上法庭。在被判有罪服刑後,安華是在2008年才得以重新參政,不是靠特赦,他是依法東山再起。
在這之後的十年過程中(2008-2018),又有一場戲劇性的變化。先是馬哈迪降尊紆貴在法庭約見安華(2015年),及後又成立土團黨被接納加入希望聯盟(2018年),甚至還讓馬哈迪當上盟主,交換條件是一旦希盟上台執政兩年後,安華被扶正。
這是安華從1999年就當反對黨共主以來的第一次把盟主的地位讓給馬哈迪。安華也相信馬哈迪會讓他接棒。在強強合作下,希盟終於壓倒國陣成為執政黨,馬哈迪也依承諾對安華的第二次服刑給予特赦。
誰比安華更適合任相?
可是,在安華當選波德申國會議員(2018年)後,馬哈迪就是不委他當副首相,而是寧可讓他在權力圈外東奔西跑。在失掉相位後,馬哈迪也一度提及沙巴的沙菲益取代安華上位,沙菲益也興致勃勃。未想在今年9月失掉沙洲政權後,仍然不死心向安華暗示,要後者放棄領導反對黨的重任,不妨改用東馬人任相,因為東馬人思想開明,少有種族和宗教情緒,可以較公平施政。這道理只說對了一半,另一半沒說的是,馬來主權和地位是不可動搖的。
還有,目前的國會只有222席,其中沙巴25席、砂州31席及納閩1席,共有57席;而西馬擁有165席,幾乎掌控了國會。如果首相人選來自東馬,西馬選民可以接受嗎?
因此反對黨在當下如果能保持活力與合作,就不必擔心國盟的挑戰,它也不急於要求越來越多黨參與其中。如果公正黨和行動黨不改變人選的話,其他政黨就無能為力了。
雖然安華有其缺點,為急於上位並不惜與巫統密談,但這也是馬哈迪迫出來的。民興黨可以因為在沙巴州選而對安華採取消極的態度表示不滿,可是對行動黨和誠信黨來說,安華又出賣和背叛了誰?
如果說阿都拉、納吉及慕尤丁都可拜相,那麼安華就更具備條件了。按照馬哈迪的邏輯,安華是學識淵博的人,他的學問造就了他成為一流的辯才。可惜這樣的人才在馬哈迪眼裡是不入流的,只因安華曾觸犯過道德底線?
也許行動黨和誠信黨是對的,安華不要再迷戀巫統的議員會伸出援手,過去幾次不是已被巫統耍了?無可否認的,當下有誰比安華更適合當領袖?不論喜歡與否,馬哈迪有責任兌現其兩年前的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