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专家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举世瞩目,中国要居安思危,坚决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1日 11:00
来源:《红旗文稿》 期号:2012/23
•作者:杜 涵•
2012年11月29日至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和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在京联合召开第三届世界社会主义论坛:“资本主义危机与社会主义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
这是世界社会主义的一次隆重集会,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尼泊尔、古巴、越南等四大洲九个国家的近150位参会代表共聚一堂,纵论全球经济政治格局变迁,畅谈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前景。此次大会是对在全球经济政治大变局中展望世界社会主义复兴前景的一次深度研讨。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秘书长李力安、中组部原部长张全景、国防大学原政委赵可铭、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科扬、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卫建林、中国社会科院原副院长汝信、英国共产党主席哈帕、俄罗斯莫斯科大学教授多博林科夫、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教授卡扎诺夫、美国共产党经济委员会委员哈拉比、德国著名哲学家与经济学家帕特森、法国共产党中央委员博卡拉、古巴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格迈兹、尼泊尔联合毛中央委员与尼共中央委员萨帕利亚、越南河内国家大学副院长武明江等中外代表分别作大会发言。
中外专家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举世瞩目,中国要居安思危,坚决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李慎明以“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尽头是社会主义的复兴”为题作大会开幕讲演。李慎明认为世界已进入大动荡、大调整、大变革的前夜,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开始直到21世纪前二三十年,乃至前半个世纪的世界格局,都可能处于一种激烈动荡甚至跳跃的状态。尽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仍在不断加强金融、科技、文化和军事这“四位一体”的霸权以主导世界发展,但经济全球化和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必然造成贫富两极分化的加剧,并为社会主义的发展乃至复兴提供了必然条件。社会主义道路尽管曲折和艰险,但前途必然是光明和辉煌的!
李力安提出,这场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世界经济危机不是偶然的,这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反映的周期危机的表现。全球性经济危机暴露出两种制度的不同。“资本主义永恒”的神话失色,社会主义前途光亮逐渐显现。
张全景指出,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特别深刻地指出了我们党面临的“四个危险”,其中包含着敌对势力对我们“西化”、“分化”的危险。当今时代,世界正处于大变局之中,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秩序重建步履艰辛,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没有解决的两大问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帝国主义本质不会改变,以西方式“人权”、“自由”、“民主”输出为主要手法和核心特征的新帝国主义粉墨登场,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对此,我们要居安思危,认真把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好,把我们党建设好,使我们的国家走向繁荣富强。
赵可铭认为,党的十八大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明确强调了共同富裕问题,既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涵,又将“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纳入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这充分反映了当代中国最大多数人的热烈愿望。
郑科扬认为,当前的世界格局无疑正在发生深刻调整,主要表现在国际经济力量对比加速向相对均衡的方向调整和国际政治格局加速向多极化方向迈进两个方面。世界格局正经历的调整加强了世界社会主义尤其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力量,使世界上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越来越多了,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围堵中国的战略图谋也会越来越强烈,我们如何继续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应对挑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卫兴华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要实现全体劳动人民的共同富裕。又好又快地发展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物质条件。实行公有制为基础或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私有化必然导致两极分化,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只有在公有制为主体前提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才能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何干强认为,共同富裕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目标的中国化、大众化表达,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的朴素共识。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离开这个基础来阐释共同富裕,会扭曲和修正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才能促进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才能维护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才能真正促进全社会共同富裕。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教授侯惠勤认为,西方核心价值观由于披着“普世”的外衣,不仅其意识形态性而不易识别,而且一些重大理论界限也不易划清,因此,他提出了如何培育、怎么提炼我国的核心价值观和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的问题。
中外代表深入探讨了资本主义的制度性危机和社会主义的未来
英国共产党主席哈帕•布拉尔从资本主义社会化生产和私人占有资料之间的基本矛盾所导致的生产过剩的角度入手,深入分析了不同历史阶段资本主义危机的不可避免性。他指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正好与西方列强和日本的衰落形成鲜明对比。这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彻底克服资本主义的危机,迎来新阶段更高人类文明。美国共产党经济委员会委员哈拉比高度肯定此次世界社会主义论坛的重要性,并指出,当前一场自1900年至今第三大的资本主义的危机正在显现而旧体制的危机可以创生出一个新的、更高级的社会系统。由于资本主义威胁着社会以及环境的根基,人类的未来将取决于能否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转型,共产党的广泛存在对于劳动阶级的先锋性起着关键作用,而马克思主义则是人类未来道路上的指路明灯。
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多博林科夫教授指出,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刚开始的时候,人类正在经历着在深度上与规模上都无可比拟的世界性的全球资本危机,而造成如此严重的危机的原因在于当代世界资本主义社会同时存在三大危机。首先是始于2008年末的又一轮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其次是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危机,即包括人口危机、生态危机、社会危机、文化危机、精神道德危机等在内的全面危机;第三是美国作为主要资本主义大国的霸权危机。这些危机彼此交织在一起,相互催生,相互加剧。世界资本主义的危机将推动社会主义力量在全世界的发展。21世纪将在世界社会主义的胜利旗帜下度过,将出现大量社会主义国家模式。毫无疑问,21世纪的社会主义将不同于20世纪的社会主义。
古巴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格迈兹认为,当前全球经济危机是自1929年以来最严重、最深刻和最全面的危机。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发展下的危机,是一个系统性的危机,包括生态、食品、能源、水、社会和文明的危机,而不仅仅是资本主义经济系统的危机。争取社会主义的理想在今天面临一个非常特殊的国际环境。
卫建林认为,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世界,是一个物质财富大幅增长而贫富两极分化和不平等空前加剧的时代,一个因为失业率增长而丧失现在和因为青年失业率更大的增长而丧失未来的时代,一个在光怪陆离的经济泡沫中翻滚而历史倒退、文明萎缩、社会动荡、战乱迭起、自然灾难严重的时代。新自由主义全球化许诺全球的民主、自由、和平、富裕,已经成为史无前例的伪命题。汝信从新自由主义和现代垄断资本主义的内在必然联系的角度纵论资本主义金融帝国的衰落,并指出金融帝国的衰落虽已显端倪,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会很快瓦解,现代资本主义被更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更非一朝一夕之功。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向全世界充分展示了新兴的社会主义制度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将为社会主义运动的进展提供新机遇,开辟新视野。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学部委员程恩富认为,当前运动中涌现出了替代新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的各种思潮,有主张局部改良的金融体制改革派,有主张全面改良的财富收入改革派,有提出革命要求的长期国有化改革派,也有主张“21世纪社会主义”的权力结构改革派,它们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提出了替代资本主义的理论和现实方案,并有一部分付诸实践。
还有学者分析了西方金融垄断的实质,从专业角度提出了打破西方金融垄断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研究员王立强提出,从国际金融垄断的本质和机制来看,美元不是“钱”,是金融帝国掠夺世界人民财富的锐利武器。以国际金融垄断和系统剥夺财富为基本特征的金融帝国主义起始于上世纪70年代。这个超级的财富剥夺网络与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剥削有着显著的不同。美元本位制和“华盛顿共识”是金融帝国主义洗劫各国财富,构筑财富殖民地的基础,其基本特点是以彻底解放资本,放任资本主导全球为核心,扫荡由国家主权构成的各种限制和妨碍资本自由的屏障。美元是他们欺骗世界,构建财富殖民地的主要手段和工具;利用手中垄断的海量美元和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去洗劫世界财富是国际金融垄断集团的根本目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战略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王湘穗提出币缘政治的概念。他认为若以币缘视角从高空鸟瞰,我们看到的世界是两个巨大的币缘圈:一个是占据世界经济近70%份额的美元币缘圈;另一个则是占世界经济20%以上的以欧元为结算和储备货币的欧元币缘圈。在全球危机的背景下,币缘政治行为体之间的矛盾出现了激化的迹象,呈现出爆发币缘政治冲突的趋势。货币秩序的重建也涉及各国政府与金融机构、跨国公司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谁将获得主导权,很大程度要看在危机冲击后的表现和整体实力。因此,围绕主导权的争夺将十分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