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除大学固打制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然而以安华为首的团结政府应设定大方向,未来逐渐以“扶弱政策”取代“固打政策”,所谓的“扶弱政策”就是不分族群,优先给予贫困的家庭孩子入学,此扶弱政策不但能保护土着的利益,也能保障非土著不被边缘化,真正落实公平政策,不负大选时全民给予的政治委托。
教长:政府确保非土著获平等教育机会
(吉隆坡9日讯) 教育部长法迪娜表示,政府仍努力确保非土著有着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她指出,虽然政府维持马来人和土著教育固打制,但也给予其他种族的学生接受教育的机会。
“我们确实同意首相所说的(固打制),但与此同时,教育部还有许多空间需要改进,我想向你们保证,我们不会边缘化任何人。”
“这很重要,特别是中六和其他教育机会,以确保我们所有的孩子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因此没有人会被边缘化。”
法迪娜今日在居林技职学院举行的 2023 年国家创新与机器人大赛(INORO'23)闭幕礼后,如此表示。
此外,她表示,技职学院课程课程毕业生仍受市场青睐,需求超过90%。
“技职学院提供 606 个文凭课程。而我们需要向公众宣传,让公众了解技职学院提供的就业机会。”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昨日表示,土著教育固打制必须保留,以平衡高等教育机构(IPT)该族群学生的数量。
邹宇晖:政府应以“扶弱政策”取代“固打政策”
(劳勿10日讯)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日前表明马来西亚需要维持大学入学固打制,行动党劳勿区国会议员邹宇晖表示震惊,他建议安华以“扶弱政策”取代“固打政策”。
他呼吁安华身体力行贯彻昌明大马理念,公平对待全民,而非与国盟互相竞争保守化。
他发表文告说,马来西亚土著入学固打制一直引人诟病,从以前的“55%土著:45%非土著方案”,到后来的“90%土著大学预科班(matrikulasi)固打”,都一再显示,马来西亚在国阵一党独大时代,一直都在大学入学制度实行不平等的种族政策,抹杀了许多优秀非土著学生合理升学的机会。
“要知道,因为大学预科班土著固打制的存在,现在的大马高等学校文凭(STPM)考生特别是理科源流生已经乏人问津,因为能够在STPM考获优秀成绩的理科生,也只有极少数的机会进入国内顶尖大学的热门科系,这是一个赤裸裸的不公平体现。”
邹宇晖举例说,在2018/2019年度,一共有5万4104名STPM和大学预科班学生通过大学中心单位(UPU)申请政府大学,其中3万3197名申请者为STPM学生,而大学预科班申请者则有2万907名。
“经过UPU和各大学筛选之后,2万4375名STPM学生和2万269名大学预科班学生被大学录取。换言之,近一万名STPM考生落选,90%土著固打的大学预科班只有638名学生落选,固打制的伤害已经一目了然。”
他强调,安华说维持固打制并不会排挤其他族群的升学机会,是极其矛盾的,因为固打制的存在就是肤色至上,成绩第二,固打制的必然结果就是牺牲非土著的机会来成全土著的固打名额。
“作为一名全民首相,安华应该明白,持续实行以肤色至上的大学入学固打,其实是一个开倒车的计划,它不止让许多非土著优秀生无法获得自己要深造的大学和科系,甚至也让马来西亚大学在国际排名上失去竞争力。”
邹宇晖说,安华曾经在2008年后主推“人民主权(Ketuanan Rakyat)”议程,当时其中一项倡议,就是以“需求基础”(Needs-based)作为政策之本,藉此与国阵的“种族基础”(Race-based)政策做出区分。
“安华这项倡议获得不同族群的响应,并且为希盟入主布城和他如今出任首相奠下巩固的基础。”
他披露,安华也曾在2019年的马来西亚经济研讨会上承诺,一旦他成为首相,会加快脚步,将基于种族基础的经济政策转变以需求为基础。
邹宇晖指出,安华的昌明大马(Malaysia Madani)可被视为人民主权的延续,里面的核心价值建基在互相尊重、珍惜多元与种族和谐的大原则上,然而大学入学固打制却违背昌明大马的核心价值。
他说,废除大学固打制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然而以安华为首的团结政府应设定大方向,未来逐渐以“扶弱政策”取代“固打政策”,所谓的“扶弱政策”就是不分族群,优先给予贫困的家庭孩子入学,此扶弱政策不但能保护土着的利益,也能保障非土著不被边缘化,真正落实公平政策,不负大选时全民给予的政治委托。
Share via:
大马新闻 10.1.8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nes.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