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信仰自由”,你爱信什么信什么,那是因为很多人压根就不在乎这些、中国人讲究实用,更讲究1位凡人通过后天的奋斗,付出,一样能成为人人敬仰的“神灵”,所谓“六亿神州皆舜尧”那绝不是1句空话,而是完全可落地的理论。
中国人把“人”看得比“神”还重
宝哥浅论 · 2023-07-17 · 来源:宝哥浅论公众号
我们今日语一语“怪力乱神”。
前几日下班路上偶遇前同事,刚好顺路要坐好几站,路上我们聊天,聊工作,聊社会,聊经济,最后聊到今年年初疫情,他家里有亲人离世,他很想念亲人。我说等上海天气凉快点,大概9月底,你去给扫扫墓,烧点钱,他说,也不用去了,家人其实每天都在天上护着我们。
我一想,好像真是这样。按我们中国人思想,我们从不相信亲人离开了我们,我们认为他们只是换了种形态在陪伴我们。
在以前包括在今天,很多人碰到一些大事,当他把该做的科学方面的行为都做完了以后,他一定会用“封建迷信”收尾;比如跪在亲人的牌匾前,或者就跪在天地之间,真诚的祷告,最后来句:望列祖列宗保佑,佑我明天...
就像我另一同事准备考研,前1天买了个香炉插上几根香,然后跪在阳台上向已故爷爷祷告。他的老外朋友就看不懂:老兄,你为什么不去教堂向主去祷告?
在我们的世界观里,
亲人比神仙靠谱。
我之前看听闻别人扫墓,大都是跪在墓碑前,一边烧纸钱一边流泪,烧完了以后就在墓碑前做“年度工作汇报”,对着墓碑诉说这几年辛酸。
如文首所言,我们从不相信亲人离开了我们,我们总认为亲人在某种空间里依然在关心着我们,而我们也总是把希望寄托在亲人身上。即便是许了愿不灵,我们也会顺理成章想,可能亲人这会比较忙,漏了我这个愿望吧。
很多老外就很难理解我们这种世界观,他们觉得我们居然不信佛,不信基督,特别奇葩,哪怕你信个伊斯兰教,咱也好歹算1个圈子的。
中西方人的确有很多区别,比如,中国人遇事求问先祖,老外遇事求问耶稣,中国人可以把封神榜、西游记的神仙挨个喷一遍,但没哪个不长眼的敢把自己家族谱、已故亲人给挨个喷一遍。
你可以说哪吒不行,杨戬水平也就那样,但你可不敢说,我爷爷当年是真的low...我们是把人看的比“神”还重要。
我们一直受西方媒体念经,潜意识就觉得西方人比中国人更懂尊重“人权”,但有一点,所有人绕不开那就是:宗教。
这也是老外无法理解我们跟抨击我们的1个点:中国人没有信仰。如何判定你没有信仰的呢?喔~3大宗教你们是1个不信。
同理,很多行为我们也无法理解老外,比如信基督的每周要去什么做礼拜,吃饭前还要双手合十,类似于感谢或是祈祷什么的,我也不大懂。
我们更无法理解,只不过在中世纪那会,我怀疑地球是圆的,就这就能被教皇给绑架子上烧死。
这种行为大部分国人都做不出来;但归根结底去说,绝大部分“没有信仰”的中国人其实都是典型的实用主义者。
对于商品,我们讲究实用,讨厌花里胡哨,对于神明,我们尤甚如此。某个地方要是新建了个道观、寺庙,附近的人知道后第1句话绝对是“灵不灵?靠谱不?”,灵了才会去磕头。
中国人对神的态度是“神”先要牛逼,先得有1道能力门槛;紧跟着这神还得有素质,有1道道德门槛,最后那就得有用,磕了头烧了香得灵验,不灵下次不来了。
但我们前面也说到了,相比神灵,中国人还是觉得自己已故亲人更靠谱一些。北魏时期佛教进入中国,数以千年也就那样,清末列强侵华,基督进入中国此后数百年也就那样,伊斯兰教更不用说,只在新疆、西北部分地区扎堆,中原、两湖两广、江浙沪、东北华北,这些宗教实力几乎很难打进去。
隔壁印度对佛教顶礼膜拜,老外对耶稣痴心相随,中东为了伊斯兰教之前还打了数百年,死了无数人。除中国以外,咱这个星球上绝大部分国家都曾为了宗教,为了到底该信谁不该信谁,打得头破血流。直到今天,西欧、中东世界除了阶级矛盾,肤色矛盾,还有就是宗教冲突。
他们到今天都还在为了宗教跟耿于怀,1个基督看1个伊斯兰嘴上不说,心里就很鄙视:你个异教徒!
为什么老外如此看重哪怕为此去死的宗教在中国人看来竟如此不值一提?前面也提到了,中国人是实用主义者,我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的亲人。可在这个世界观里又藏着1个更超前的逻辑,那就是:人,是可以成为神的,通过后天的修炼,人是可以封神入圣的。
在西方人眼里这可不行。神独一无二,神会爱人,神在罩着凡人,凡人要做的就是跪拜,就是低头诚心祈祷,求神的庇护。
在中国人眼里,神是1个“体系”,相当于1个编制单位,里面的神大体都是凡人。因为在人间(相当于体制外)表现出色,成绩一流,口碑极佳,被民众提拔成神仙(混进了编制内)。
武圣关羽,文圣孔子,俗神钟馗,门神秦琼尉迟恭,诗仙李白,还有什么包拯日断阳案,夜审阴间,24小时连轴转,那忙得很。
这种事你在西方就不行。就算强如俾斯麦、拿破仑包括思想启蒙那会的孟德斯鸠、卢梭这种,再早点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那名字抬头只会是某某著名军事家、思想家、哲学家,绝不能在他们抬头前面加个“X神”“X圣”。
就像在今天我们谈及袁隆平,屠呦呦,就嚷嚷着要把他们“封神”,就是源于这个世界观。
在咱这,你1个凡人封神入圣不是不行,就是门槛极高。你要有本事,更要心怀天下,简言之,你要为了绝大部分人奉献你自己。你不仅得是个能人,还得是贤人,那么到你最后走了,你就成了圣人,后人会给你立祠立庙,目的是让后世子孙向你学习。
中国人造神,是为了能有更多的“神”。
诸葛亮1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传承至今,文天祥的1首《过零丁洋》,让后世所有文人都有了铁骨榜样,一想起海瑞,人们就知道清官该是1个什么模样,回忆起于谦,就知道什么叫英雄扶将倾之下。
说起于谦,当年我去阿里面试,结果终面被刷下去,心情很萎靡就想转一转,就想去三台山麓于谦祠看看。去的时候看到祠堂里虽然人不多,但总会听到很多游客直到今天都还在谈论当年的于少保,他如何刚毅,如何不屈。
这些豪杰都走了千八百年,
但...他们真的走了吗?
所以在中国,你可以“信仰自由”,你爱信什么信什么,那是因为很多人压根就不在乎这些、中国人讲究实用,更讲究1位凡人通过后天的奋斗,付出,一样能成为人人敬仰的“神灵”,所谓“六亿神州皆舜尧”那绝不是1句空话,而是完全可落地的理论。
“人”可以成为“神”,
“人”也必须要成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