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2月1日成立泰国共產黨,第一任总书记老黑(上图:李启新)泰國成為東南亞繼越南之後第二大的左派活動區域。
泰国(1238 – 1949)中近代史
泰国1238年开始形成较为统一的国家。先后经历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原名暹罗,1652年(顺治九年)暹罗派遣使节到清朝进行朝贡,开始了两国的交往。1767年,缅甸军队入侵暹罗,攻破了暹罗的国都大城。大城王朝的达府太守披耶.达信组织暹罗人民击退了入侵的缅军,重新统一了暹罗,被拥立为王。1768年,达信派遣使节到清朝,请求清廷封他为暹罗国王,但清政府认为他是乘机篡位,予以拒绝。
然而,达信继续向清政府表示友好,清政府终于在1777年承认了达信建立的王朝,准许暹罗使节到清廷朝贡。在1823年(道光三年),清政府向暹罗国王拉玛二世赠送了“永奠海邦”的匾额。16世纪,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等殖民主义者先后入侵。1855年,英国代表、香港总督鲍林强迫暹罗签订了《英暹通商条约》、(《鲍林条约》),此后法美德意等国也纷纷效法英国,强迫暹罗签订了类似的条约。暹罗沦为了西方殖民国家的半殖民地,1896年英法签订条约,规定暹罗为英属缅甸和法属印度支那间的缓冲国,与清朝的宗蕃关系也渐告结束19世纪末,拉玛四世王开始实行对外开放。五世王借鉴西方经验进行社会改革。1932年6月,拉玛七世王时期,民党发动政变,改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1939年更名泰国,后经几次更改,1949年正式定名泰国.
泰国共产党简史
泰国共产党(英语:Communist Party of Thailand,简称CPT ;泰国语:พรรคคอมมิวนิสต์แห่งประเทศไทย)曾是活跃于1942年至20世纪90年代的泰国无产阶级政党,同中国共产党党旗相同(上图)。最初被称为暹罗共产党。该党于1942年12月1日成立,1946年泰国废除反共条例后成为合法政党,1947年政变后转入地下。20世纪60年代,泰国共产党力量不断增强,1965年起开始在泰国东北部普潘山区进行武装斗争。随后扩大到南部、中部、北部一些山林地区,并在全国半数以上府县建立了根据地和游击区。20世纪70年代前期,该党成为继越南共产党之后的第二大活跃于东南亚中南半岛的共产主义政治组织。后党内发生分裂,一派坚持武装斗争,另一派则主张和平斗争。1978年该党领导的武装力量达1.2万人,该党党章规定泰国革命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最低纲领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团结民主力量,建立以国王为元首的各阶层人民都有民主权利的民主制度。20世纪90年代后,泰国共产党从泰国政坛中销声匿迹。
发展历程
泰国的共产主义运动起源于中国共产党在东南亚独立的海外分支-南洋共产党(英语:South Seas Communist Party)1927年,中国国内发生“四一二”政变,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合作破裂。部分中共党员与左翼分子流亡泰国,起到了传播马克思主义与共产主义思想的作用,大大推动了泰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1929年末至1930年初,泰国的共产主义者秘密建立了泰国共产党的前身-暹罗共产党。起初,暹罗共产党是一个力量极小的组织,它的党员主要来自首都曼谷的小部分知识分子。1942年11月,泰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入泰国领土、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形势下召开。大会决定于12月1日正式成立泰国共产党,并出版机关报《大众报》(玛哈春报)。大会着重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阵线和开展民族革命战争的总任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泰共团结自由泰人运动等各派抗日爱国力量,发起广泛的抗日群众运动,战后,泰共领导了民主运动,发表《十项纲领》,指出对内同各政党及民主人士团结合作,实行民主选举,改善工农和教师生活,减租减息,保护民族工业;对外加强同各国联系。泰共的主张得到各阶层人民拥护,政治影响日益加强。1946年10月在泰国资产阶级政府废除了反共条例后,泰共取得了合法地位,并在议会选举中取得两个席位。1951年11月,銮披汶·颂堪发动军事政变,建立了军人政府,同时宣布泰国共产党非法,泰共转入地下。1952年春,泰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宣布党的最低纲领是要争取国家独立、民主、和平和进步,建立包括各革命阶层的人民民主政府,进行土地革命,把泰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发达的工业国等。“二大”选出巴颂·翁威瓦同志担任中央总书记。
1960年,泰国共产党的代表团参加了于苏联首都莫斯科举办的世界共产党与工人党会议。在中苏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大论战中,泰国共产党认同并支持中国共产党的主张。1961年9月,泰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爱国民主联合阵线、驱逐美帝国主义、推翻沙立政府的政治报告,并发出“加紧发动和组织群众与敌人进行彻底斗争”的号召,选举密·沙玛南同志为党的总书记。同年,泰共根据中国共产党经验,制定了通过暴力革命与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方针政策,1962年3月,泰共在中国云南省建立了“泰国人民之声”电台,加强对群众的宣传和联系。1964年10月,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的祝贺词中泰国共产党表明了在中苏论战中支持中国共产党的立场,以毛泽东主义指导党的实践。该党谴责苏联共产党为“修正主义”与“社会帝国主义”。 1966年,泰国共产党与越南共产党的关系恶化,泰共谴责越共“立场摇摆”、“未能坚持亲中共政策”。1965年1月1日,泰共成立“泰国民族阵线”,并发布了实现和平与独立自主的六项计划。呼吁建立独立自主的民主政府,反对作为美帝国主义代理人的泰国现政府。
1965年8月7日,人民武装在东北部那空拍侬府普潘山区武装反抗前来围剿的政府军。泰共通过其媒体宣布:“人民革命战争的新纪元已经开始”,与此同时,Nakhon Phanom府的Na Kae地区武装斗争同样开始。 据估计,此时泰共的武装力量有约1200人。从此武装斗争规模逐步扩大。为了加强对武装斗争的领导,1969年1月1日泰国人民解放军最高司令部宣告成立。武装斗争扩大到泰国北部的多个府县。泰国共产党同时在泰国与马来西亚边境地区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同当地的马来亚共产党武装力量合作。越南战争期间,泰国共产党强烈谴责美国的军事行动,泰共认为,泰国是“在美国新殖民主义控制下的国家”,强调要为国家的独立自主而战。1968年,“新殖民主义”理论被党内坚持毛泽东主义的多数派批判,毛泽东主义多数派坚持认为泰国处于“半殖民地性质”。1969年7月,包括泰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高层人员在内的9名泰共党员被政府军抓获,这被泰国政府宣布为对抗泰国共产党武装力量的“关键胜利”。
20世纪70年代,泰共及其武装力量得到了来自中国和越南的大力援助。泰国人民解放军增加了行动,其中包括对美国空军位于泰国的弹药基地的袭击。197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泰王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泰国共产党对中国这一外交进步表示了祝贺。1976年在Thammasat大学发生了镇压学生与其他民众反军人独裁活动的10月6日流血事件,泰国共产党获得了扩充队伍的机会。得到来自学生、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各个阶层群众的响应,甚至泰国社会党的核心成员也参与其中。超过1000名学生加入泰共,新成员在位于老挝的基地接受来自泰国、老挝、越南等地教官的军事训练。泰共发动新加入的学生及知识分子组成5人或10人的小组,派遣到革命根据地“自由村”和丛林根据地进行支援。1977年,泰共大约拥有6000-8000名武装成员,同时有着十万余同情者或支持者。全国近半数府、县及乡村有泰国共产党的力量活动。泰国共产党积极联络国内其他左翼力量,组建联合战线。1977年5月7日,泰国社会党宣布同泰共合作,6月2日,又有两个政党宣布支持联合战线。
1980年,泰国政府发布“66号命令”,宣布对泰共党员及干部实行大赦。大批在1973年反军人独裁“一○·一四运动”中进入丛林的知识分子、青年学生纷纷回到城市。1981年3月,泰国社会党宣布同泰国共产党分道扬镳,并表示泰共“受外国干涉势力控制”。4月,泰共领导层决定同泰国政府进行和平谈判,然而,泰国政府表示,泰共必须首先解散其武装力量。10月25日,泰国军人政府首脑Chavalit Yongchaiyudh将军称,同泰国共产党武装力量的战斗正接近尾声,泰国人民解放军位于北部及东北部的所有主要根据地已被摧毁。1982年,在总理General Prem Tinsulanonda将军领导下的政府发布了65/2525号命令,大赦前泰共武装人员。对于长期支持泰国共产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及中国共产党,在实行“改革开放”道路后,以不干涉他国内政为由渐渐停止了对它的援助。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党内引发了是否应继续坚持毛泽东主义走武装斗争道路的争论,最终党分裂为两派,一派主张开展武装斗争;另一派主张以和平方式进行斗争(即科学社会主义派)。1982年3~4月间,泰国共产党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肯定了党以往的工作成绩,指出20年来各个时期发生的一些倾向。大会研究了泰国社会性质,规定了泰国革命道路。大会通过的政治报告提出当前党的三项任务是:进一步扩大和加强爱国民主力量;坚持农村的武装斗争与城市其他形式斗争的紧密结合;把党建设得更加壮大和坚强。并把原来十项政策调整为二十项政策。巴差·滩雅派汶同志成为新一任总书记。在泰共力量迅速下降的同时,两名泰共高层-泰共中央政治局成员Damri Ruangsuthamand同志和南部地区主要领导人Surachai Sae Dan同志-被政府军抓获。1983年12月1日,泰共科学社会主义派主持召开了第五次代表大会,宣布“将武装斗争路线改变为民主斗争路线”。大会决定中央委员、前科学社会主义派代表通巴·平吉同志临时代表中央委员会和总书记负责党内外联系工作。然而,党的颓势已经无法挽回。1989年苏东剧变后,当世界进入20世纪90年代,泰国共产党彻底从人们的政治视野中销声匿迹了,它的情况已无足轻重,至今,共产党在泰国仍为非法组织。
泰国共产党首任总书记老黑(李启新) 1961年4月,邓小平、彭真会见来访的泰国共产党总书记巴颂·翁威瓦(前排右二),后立者为时任中联部官员的李启新。
|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