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新村》還未上映,卻因為內容涉及馬共再引爭議。反對者認為此類題材不應該出現在電影裡;這些人也認為電影美化了馬共的鬥爭,以及貶低了國家保安部队的形象。奇怪的是,電影未公開上映,反對的人又如何斷定它美化了馬共?難不成是一看到馬共兩字就感冒了?
Astro中文部發言人披露,由於大馬電檢局將再次審核這部電影,所以Astro、導演、製片及演員暫時不對此發表評論。
這部電影原本已經獲得電檢局通過和訂在8月22日上映,不過有些網絡作者和个别非政府組織非議這部電影推崇共產黨而掀起爭議,內政部長拿督斯里阿末扎希昨日宣佈展延上映日期,讓電檢局重新審查後再決定。
影片製作公司及幕後人員及Astro公關組都保持低調,導演黃巧力與製作人鄭雄城的手機都進入關機狀態,而劇組人員對於影片惹非議感到不解。
描述當時艱苦生活
一位不願具名的劇組人員透露,《新村》這部電影其實是描述新村人民當時的艱苦生活,並非刻意美化馬共成員的故事。
他接受詢問時說,他們只是把當時住在新村的民眾的艱苦生活拍攝出來,反映當時新村生活。
他說,他們不瞭解為何會出現反對的聲浪,因為電影都還沒上映,而電檢局已經通過了。
馬共是永遠的禁忌課題?
我國獨立了56年,馬共在1989年投械走出森林至今也已24年,然而國內一些人對於馬共兩個字仍然敏感之極,動轍為它“傷風感冒”。
原訂於8月22日上映的本地電影《新村》,就因為涉及“共產元素”而遭到一些部落客和網民的非議,導致內政部臨陣喊停,要這部電影重新送檢,展延上映。
電影還未上映,卻因為內容涉及馬共再引爭議。反對者認為此類題材不應該出現在電影裡;這些人也認為電影美化了馬共的鬥爭,以及貶低了國家保安部長的形象。
奇怪的是,電影未公開上映,反對的人又如何斷定它美化了馬共?難不成是一看到馬共兩字就感冒了。
在我國,“新村”本身就已經是一個歷史的產物,要提這個課題,就無法切割歷史。據說這部電影是講述一對男女因戰亂而被迫分離,在若干年後重逢的愛情故事,當然,避免不了一個時代背景的交待。
每一個故事都有一個時代背景,而這部電影選擇了英殖民時馬共和英軍對抗的時代背景來帶出整個故事。電影若沒有扭曲歷史、並非刻意鼓吹共產意識、沒有惡意破壞國家形象,只因為含有“馬共“元素而禁止它上映,是不是有點反應過敏?
更何況,《新村》之前已通過電檢局的審查,電檢局成員都認為沒有問題,為何卻因為有人對“馬共”過於敏感,就臨時喊卡?
不管是現在的《新村》,還是之前的《王者之風》,只要是公平公正的講述歷史,不刻意扭曲,而是誠實面對歷史,並沒有甚麼值得擔心和爭議。
從已故第二任首相敦拉薩到現任首相納吉,歷任首相多次到中國訪問,跟中共領導人會面,從來沒有惹人非議。巫統過去多屆以來的代表大會,中共代表團都是座上賓,顯示兩黨關係友好。
今天,作為國陣成員黨之一的馬華,本身也組團到中國向共產黨取經交流,沒甚麼是敏感和大不了的事。
然而有人仍自我禁箇在幾十年前的歷史枷鎖里,對所有跟共產、馬共有關的字眼敏感之極,完全不允許別人觸碰和探討,連電影中無可避免的歷史時代背景也接受不來。
我們是一個奉行民主的國家,我們獨立了半個世紀,我們可自由開放的汲取中西方文明精粹,可是我們的思想卻比共產國家的人更封閉,更不敢面對歷史和向前走,一切都是敏感的禁忌。
固步自封,是讓別人不斷超越我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