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十年,这一历程,留下许多难于忘怀的记忆,这里乘着记忆还未完全衰退之际,把脑海里的片段,记录下来,把我军一支民运工作队,坚持“四大纪律,十项注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传统的动人故事,以岁月留痕的方式保留下来。千秋功过,留待后人评说!
•洪 容•
1.开头几句话
1980年,我军12支地盘的20个月反“围剿”胜利结束。基于形势发展的需要,边委对三中已派出的民运队——春风同志
带领的J队进行重组,并从七分(甲号)正式接过其边远地盘华秀港和华美港,也着手巩固马来冲和金笔河(甘八河)的群众地盘,由边委马民同志直接领导。J队承担了这项光荣的任务,并在往后的日子里,从一个小队扩展为下属A、B、C三个小队,以一区地盘华美港、华秀港、金笔河(甘八河)为基础,向勿洞至也拉主干公路以西的纵深地区发展,几年时间,地盘扩大至九条碑、十七碑、二十一碑直至二十九碑。由于马来冲和二十九碑属马来群众地盘,由阿铁和迈A同志带领的W队接管。J队和W队互相协作,亲如兄弟,收复十二支一区侧翼的民运地盘,打开局面,重新恢复党军在这个区域的影响,让党的旗帜在这块曾被反党集团搞乱的土地上熠熠生辉。
我有幸从1981年开始,被委派参加J队的机构工作,直至合艾协议签署,谈判双方达致光荣和解为止。从一名武装战士转变成为武装民运干部,一晃十年,这一历程,留下许多难于忘怀的记忆,这里乘着记忆还未完全衰退之际,把脑海里的片段,记录下来,把我军一支民运工作队,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我军“四大纪律,十项注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传统的动人故事,以岁月留痕的方式保留下来。千秋功过,留待后人评说!
2.军民鱼水情—胶芭救火,保护群众产业
八十年代初的一个年尾,天气炎热,许多群众都已经“停刀(注1)”,准备过年。每年这个季节,胶树纷纷落叶,虽然有些枝干开始抽出嫩芽,但仍然光秃秃一片;整座胶山积满厚厚的枯枝落叶,树胶果也撒满山岗。在阳光的暴晒下,一片金灿灿。
当天和华美港的一些群众约定解决工作出现的问题,J队同志也就活动在这一地区。当完成任务,吃过午餐,队伍正准备出发执行其他任务之际,春风和钢志同志眼快,发现一股浓烟从马进冲中段冒起,凭经验判断,具体点应该是在邓生芭。下意识告诉我们:胶芭着火了!当时是“停刀”季节,没有要事,群众都不会进来。后果严重啊!
我们快速抵达邓生芭,火势相当猛烈。灾区在半山腰,风助火威,水离灾区甚远,唯一的方法就是人工灭火。我们顾不上警戒,分别在芭边砍了大把矮青(注2),由三几个同志在火势蔓延之外的范围扫开火路(注3),其他同志则手持矮青,毫无顾忌地往火堆里闯,使劲朝火苗扑打,顷刻间,我们都被浓烟围困,顿感辛辣呛鼻,由于同志们大量使力,高度耗氧,多数人处于窒息状态。无奈,只好轮流退出火区,轮班灭火。还好,在大家忘我的抢救之下,约莫一句钟,火势已经扑灭。此时,大家又累又渴,瘫坐在胶山不想挪动。每个人的脸庞都罩着烟灰,衣服湿透,你看着我的丑样;我瞅着你的窘态,发出会心的傻笑。据悉:当时,好些同志都不同程度被火苗灼伤。这就是我军的民运工作队,在群众的产业遭到灾难之际,不计个人安危,在机构同志的带领下,发挥集体智慧,奋勇扑灭火苗,保护了群众的产业,树立了党军的威望,是一群多么可爱的战斗集体啊!
话说邓生在拿乞农村也发现浓烟,估计是自家的胶山冒火,便火速和一些群众驾摩托进山,当他们抵达时,同志们已基本控制了火势。邓生、邓海两兄弟激动地向同志们致谢;马进冲的群众也都庆幸同志们在场,避免了一场灾害,保护了群众的产业。当时军民激情的握手、寒暄,一股激动的暖流,沁入每个人的心房,久久不能散去。
邓生随即驰车出拿乞,不久,买了许多食品、饮水,军民欢乐地共进一餐。
J队同志在华美港救火的事迹,很快传遍拿乞农村,成为一段佳话。它更鞭策着J队同志,在往后的日子里,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注1:停刀:即是胶树落叶季节,胶汁稀少,勉强割胶会伤树,因而停割;待胶树重新长出茂密的叶子,才开割。
注2:矮青,即在二趟芭(非原始森林)开始生长的树木,枝干不粗,枝桠很多叶子浓密,人手可同时捉几株,即可用来扫树叶,也可用来灭火。
注3:火路,即是群众烧芭时,在火区范围之外,把可能着火的枯枝落叶扫开约三十米宽(甚至更阔)的路,避免火势蔓延到无关的范围。
注1:停刀:即是胶树落叶季节,胶汁稀少,勉强割胶会伤树,因而停割;待胶树重新长出茂密的叶子,才开割。
注2:矮青,即在二趟芭(非原始森林)开始生长的树木,枝干不粗,枝桠很多叶子浓密,人手可同时捉几株,即可用来扫树叶,也可用来灭火。
注3:火路,即是群众烧芭时,在火区范围之外,把可能着火的枯枝落叶扫开约三十米宽(甚至更扩)的路,避免火势蔓延到无关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