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吉在2016年财政预算案中,分给本身掌管的首相署不减反增,在总开支中占了7.6%,瓜分了极大份额。从去年190亿零吉再增到203亿令吉,其中85亿5000万令吉用途不明,开销名目稀奇古怪,形同可恣意花费的“纳吉基金”。在首相署的143亿发展拨款当中,有7笔开销名目含糊,由首相纳吉自行酌处或审批的专有基金。而却预算案猛削国民教育、福利和社会支出。
首相署85亿开销用途不明 希盟担心沦为“纳吉基金”
2015年10月27日
首相兼财长纳吉在2016年财政预算案中,分给本身掌管的首相署203亿令吉的大蛋糕,这种做法引来在野党的非议。
希望联盟更指出,其中的85亿5000万令吉用途不明,形同可恣意花费的“纳吉基金”,难受监督。
希望联盟经济委员会今日在国会走廊召开记者会,指首相署的140亿发展拨款当中,有7笔开销明目含糊,用途不明,或专服务于纳吉政治议程。
“简言之,这笔85亿5000万令吉纯粹为了满足首相的政治目的,包括签发工程或颁发基金给政治高层,对整体国家经济一点帮助都没有。”
由首相说了算
一众委员,包括民主行动党居銮国会议员刘镇东、国家诚信党沙亚南国会议员卡立沙末、人民公正党双溪大年国会议员佐哈里阿都等,狠批预算案猛削国民教育、福利和社会支出。
他们点出,首相署所获得的拨款却不减反增,2015年的190亿令吉,增至2016年的203亿令吉。
“在上周五公布的2016年度财政预算案,首相署拨款就在预算案总开支中占了7.6%,瓜分了极大份额。
“而在这笔为数143亿令吉的首相署发展拨款当中,有多项开销欠缺详细交待。这些开销花费,皆归类在由首相纳吉自行酌处或审批的专有基金。”
“例如,这当中无论是‘协调基金’(30亿令吉)、‘亲民计划’(13亿令吉)或‘特别工程’(3亿900万令吉),都无需经过内阁和国会批准,全由首相一个人说了算。”
7个项目如下:
1. 社会重组计划(Penyusunan Semula Masyarakat)= 7亿5000万令吉
2. 发展计划(Program Pembangunan)= 6亿1000万1100令吉
3. 五大走廊发展(Pembangunan Lima Koridor)= 24亿2573万9000令吉
4. 消除贫穷计划(Penyelarasan Program Pembasmian Kemiskinan)= 1亿2778万2100令吉
5. 特别计划(Projek Khas)= 3亿0943万9800令吉
6. 亲民计划(Projek Mesra Rakyat)= 13亿3200万令吉
7. 协调基金(Dana Fasilitasi) = 30亿令吉
总计= 85亿5496万2000令吉
纳吉上任方有
刘镇东补充,上述开销明目稀奇古怪,乃纳吉在2009年执政后的“产物”。
“在纳吉上任之前,(财案)没有‘社会重组计划’这些奇怪的名称。”
希望联盟经济委员会进而促请政府公布2015年“协调基金”,及各项目受惠者的完整名单,并且详细交待拨款之目的和花费的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