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品种好的榴梿都很依赖正确的技术与肥料”。某经营农药肥料的退休农业部前官员说。我也试种猫山王,并查很多资料和向人请教,50巴仙正常,30巴仙已向正常转变中,20´仙要補株,有一顆早年試種的已產兩季果,近百顆。20巴仙不成功的原因,主要是欠缺技術和管理經驗,還在探索中。可以肯定一點是,它完全不能用種普通榴槤的技術和管理方法。”
砂种植榴梿失败 诗巫华团领袖:主因欠缺技术与管理
2024年7月2日
(诗巫2日讯)诗巫省华团会长刘仁祥表示,中国总理李强于6月来访马来西亚,并与马政府签署了多项协定,其中一项是允许马鲜榴梿果出口至中国,这对西马榴梿农诚属大好消息,农业部长末沙布多次公开呼吁原住民和各民族进军榴梿种植,但在砂拉越却反响很小,砂农业部也无发声。
他说,有人传说,砂土地与气候不适合种植猫山王,也确有不少人种植挫败或失败。4年前农业部曾赠送百多万株猫山王树苗供土著种植,因没有技术跟进,也基本失败。
“但同时各地都有人种植成功的经验,并已少量供应,但没机会摆到市场卖(被知情爱好者全包)。”
刘仁祥今天发文告表示,本地土地与天气确实同西马有些差别,但不是根本原因,关键是在技术与肥料。
“凡是品种好的榴梿都很依赖正确的技术与肥料”。某经营农药肥料的退休农业部前官员说。我也试种猫山王,并查很多资料和向人请教,50巴仙正常,30巴仙已向正常转变中,20´仙要補株,有一顆早年試種的已產兩季果,近百顆。20巴仙不成功的原因,主要是欠缺技術和管理經驗,還在探索中。可以肯定一點是,它完全不能用種普通榴槤的技術和管理方法。”
他表示,有一半正常,說明氣候和土地不是無法種植,只是需要掌握根據本土氣候與土壤的技術和管理。
“砂拉越的雨季較長,較難像西馬一樣一年能產兩三季,所以砂拉越完全有潛能種植品種好的榴槤,形成一個產業,前提是要有專業培訓和如何出口。”
他指出,砂拉越的農業部在以上方面似乎無作為,也難指望聯邦農業部,西馬民間有較多這方面的專長,但不是免費指導。如何出口是大問題,鮮榴槤可用普通冷櫃保險,但如果沒有直航海運,在落果後10天內運到外國進口客戶手上,將無法談起出口。
“所有新鮮農漁產品出口都面對這些問題,所以砂農業部,工商貿部,海運有關當局要努力做好功課,海關要配合。”
他指出,5月底,砂總理曾與聯邦黃梨局高管會面商談砂拉越的黃梨業,並宣布砂要種2萬公頃的黃梨,將成為全馬最大的黃梨產區,現在砂才有2千多公頃生產黃梨,遠比西馬落後。全馬柔佛州最多,其次是彭亨。若種有兩千公頃以上,一定要有加工廠和出口市場來消化。
據報道,民丹莪合作社已設立一間黃梨加工廠,其規模和加工程度尚未知曉,但已是一個很好的示範和開始,祝他們成功。
他說,全馬最好黃梨品種是MD2,市場價1公斤8令吉,也有其他較好的本土品種。黃梨在沼澤地與山地皆可種,但也需要適當技術與管理的培訓,如何減少人力運作也是大問題。
“黃梨保鮮期只有5至7天,據說放在普通冷櫃能保鮮30天,出口也面對快速運輸問題。若按現有先運到巴生港再轉至中國的路徑,要超過3星期,再加上雙方出進口通關,需時一個月,未分銷已腐爛在倉庫內,空運又太貴。恐怕只有海上高速直航一個辦法。如何快速直航?船隻,運作成本較高,非營利的生意,私營部門不能坐視不管,否則總理的宏大計劃無法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