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第八章:伟大的事业,英雄的人民 1
作者按语;优秀的求勇烈士(怀勇);一颗红亮的心;勇敢战斗模范;要站在斗争最艰险的地方
第八章:伟大的事业,英雄的人民
作者按语:
下述四篇烈士事迹转载之友谊丛书第九册“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的人”。之所以将之附录此书,用意如下:
一,写回忆录过程,重新激起曾经多年同扛一杆旗,同吃一锅饭,同甘苦共患难,战友的思念。他们的事迹也都是当年我和娇芳编写的。
二,他们生前也都只是一个普普通通农民的儿、女,普普通通的知识份子和老师。但在反帝、反殖、反马大时代感召下,毅然参加武装斗争,在革命组织领导下,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改造思想,迅速成长为优秀的革命战士。成长为英雄人物。
他们的英雄事迹,从侧面反映出上个世纪50-80年代的斗争,是一场真正的反帝、反殖,争取砂拉越独立解放的伟大、正义的事业。伟大的事业,才能造就伟大的英雄。
三,他们的事迹,也是求勇警卫队的骄傲,一支13人的小队,10年时间内(1971年-1981年)先后牺牲六位亲密的战友。还不包括参予警卫工作,(非正式警卫队队员)从领导机关出发去执行任务过程牺牲的,何秀云(战荣)欧官民(重林)江玉英(百炼)邵火祥(志武)及江秀琪(坚正)同志)以他们实际行动,实现警卫队中一条不是条文,胜似条文的使命。(见第31页,成立警卫队)
学恩(朱宋盘)的事迹,已在“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的人”(第8一12页)及“林海遗珠”(第146-166页)中两次刊出,这里从略。
优秀的求勇烈士
- 怀勇
1971年12月10日,又一个北加的英雄儿女,优秀的共产党员-求勇(原名包振鸿,民都鲁人),在执行杀敌夺武任务过程壮烈牺牲,实现了他的战斗决心:为党的事业流尽最后一滴血;落实了他的诺言:为武装斗争的发展献身。
短短的4年非法战斗生活,求勇同志由一个知识分子成长为优秀的共产党员,由一个厚实的同志成长为勇敢战斗模范。这个过程,谱写著一曲又一曲的毛泽东思想凯歌,这也是火热的人民战争锻链出来的丰硕果实。
短短的25年生命闪烁著革命的光辉。肉体是死了,但精神却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一颗红亮的心
不论在非法队伍里,在混合区,在深入民族区,在战场上,处处体现出求勇烈士是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勤务员,处处体现出他一颗忠于党的红心。
“只要我们时刻遵守党的指示,我们就一定会胜利。”求勇烈士对党的各项政策、指示,坚决贯彻落实,头断血流也在所不惜。尤其特出的是突出“打”字,他常讲,杀敌夺武是当前推动革命关键的关键,并愿为此准备随时献身。在实际行动中,他确是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出色。
有一次,领导上派几位同志到某地打麻雀战,到达目的地时,指挥员总是顾虑后撤路而不想打,党交代的任务不完成,怎么行?求勇烈士不懈余力的与他作商量,吃饭也好休息也好,都会看到他在继续努力说服指挥员。
敌人向下游同志疯狂进攻了,为了有力的支援兄弟单位的斗争,党及时派一个小队杀特诱兵,积极摆战场。在执行杀某特务时,同志们给那家伙的哀求软了心,想放过他。得知了情况,在外面站岗的求勇烈士,想到为了照顾大局,而此人也恶贯满盈,必须坚决杀,于是进屋就是一枪。然后,又转到另一处去布置埋伏战了。
有一次准备战斗时,听说到处有兵活动,同志们的活思想来了。求勇烈士却毅然决然地说:“我们打仗就是要找兵打,常常是请都不来,现在既然来了,不正是好时机么?为什么反而不想打了?”听了这番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豪言壮语,同志们的胆子也大了起来。
打仗,敌我双方都是武装著的活人,而且彼此间保持著高度秘密。由此,要打上场战,实在不容易,有时虽然主观上是做了极大的努力,但仍然打不上战。这时,求勇烈士并没有“班师回朝”的打算,他一心只想怎样进一步创设条件打。半夜里回到“点”去找领导商量后,挂著笑容又出发了。
求勇烈士是位出色的指挥员,在战斗中他能沈著应付突变的情况,而且平时善于为大局献谋献策。一些时后,由于工作须要,他由指挥员变为警卫组的一员,尽管这样他也毫不计较个人得失,照样积极的主动的献谋献策。他曾经对某警卫员说:“如果你不幸牺牲了,我愿接你的班当一辈子警卫员。”
斗、批、改是我们部队走向革命化的保证,在运动的过程,处处表现出求勇同志的积极革命精神,他虚心的争取同志们的意见,还灵活的采用各种形式:办大字报、一对红竞赛等,使得全组同志干劲冲天。
与战斗队结合连续作战的过程,战斗队全体同志能那样突出政治,在艰险的战斗中保持高度的战斗热情,这跟求勇烈士的努力督促,能起带头作用是分不开的。
一个自觉性高的革命者,处处都会体现出来,在思想改造方面也充分体现出求勇烈士无限忠于党的一颗红亮的心。他私心不只亮得彻底,而且很积极,每次回来与领导上讨论战斗布置的紧张过程,他总不忘自觉的抽些时间谈谈自己的思想,有私心没让党懂就不安心。求勇烈士之所以能迅速成长,思想斗争突出“狠”字,积极创设破私立公场所是前提。他接受批评的态度是非常诚恳的。同志有时批评得过份或主观,他也不会发牢骚,他做到毛主席教导的“无则加勉”他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一个心眼先往自己的身上找缺点。因此,同志们怎样批评他,他总是做自我检讨,他批评别人的态度同样诚恳,同志都乐于接受。
爱情问题对许多同志可以说是个大的考验,求勇烈士却认为一个革命者的灵魂应该是纯洁的。他并不是没有条件,而是破私立公。有一位女同志跟他并肩工作相当一段时间后,对他产生感情,领导上也没有什么意见,他本身也认为对方是好同志,但他却提出不要发展感情,而且鼓励对方与其他同志发展感情。他认为有斗争才有进步,经过斗争,他怀著胜利的心情在日记里写道:“在爱情关上对我来说最大的破私立公就是慢谈恋爱,把青春的生命和精力花在革命工作上……,我觉得处理爱情问题,要掌握主动权,不要受别人对自己的感情的影响而改变自己慢谈恋爱的立场。”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他时刻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保持清醒、冷静的态度,一心从革命利益出发。在我们单位他第一个提出:不到28岁不接触这个问题。这种高尚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与发扬。
勇敢战斗模范
斗、批、改第一阶段结束时,为了更好鼓起同志们的干劲,为了发扬新人新事,OMT指挥部选出了十个模范,求勇烈士被光荣的选上勇敢战斗模范。
许多与求勇烈士战斗过的同志都有这样一个看法:初期接触他时,给人家一种文质书生样的印象。可是跟他去跑一趟山,上一次战场,就会被他那种勇敢、机智、吃苦耐劳的精神所感动,就会讲:“看人真的不能只看外表。”
在杀敌夺武过程,有他在,同志们信心就较强,一方面是他有能力,但更重要的是他勇敢善战,因此,那里最艰险,那里就有求勇烈士。
“6.2”遭遇战打响了,敌人占领有利山头,向我们同志开火,我们同志所在的山头低,缺少隐蔽物,队形又不好,只能是前面两位同志还火。在敌人面前不能表示丝毫的怯弱,一定要击退他们,但火力发挥不了,怎么办?有的同志开始有些紧张,我们的战斗模范求勇烈士提高声调喊了句:“同志们,要奋斗就会有牺牲。”一股热流暖心房,同志们必胜的信心加强了,拼尽全力齐声高呼战斗口号,激昂雄壮凌云宵,震得敌兵心惊胆战,逃之夭夭了。求勇烈士一边喊口号,一边又抢著去狙击掩护大队撤退。
是真金,是烂铁,在枪口对枪口的斗争中最能辨别出来。“11.20”伏击战,敌人的脑壳摆在面前,正是为烈士报仇的最好时机。枪林弹雨算得了什么。尽管子弹不住的落在面前,求勇烈士还照样沈著应战,可惜,最后还是失败,一同埋伏的同志都撤走了,他才从容的拿起背包照原定路线撤走。
有一个晚上天暗得伸手不见五指,又下著大雨,想到贴标语任务一定要按时完成,同志们还是摸黑小心的在江边小路上走著。突然间,碰上什么又冷又硬的东西了?是敌人?领在先头的求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对方的枪夺了过来,哦!原来是自己人(同志),真是大水冲倒龙王庙,只有突出“敢”字,“打”字才能如此表现。
求勇同志的勇敢离不开党组织与先进思想的哺育培养,离不开他自觉、积极的破私立公。
要站在斗争最艰险的地方
开了申讨私字大会,回到“兰高”,求勇烈士马上拿出日记本写下体会:“死了是不是什么都完了呢?对个人私字来说,死了一切都没有了,但私字又有什么值得留恋呢?肯定的,是要打倒它的。从公字来说:「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我死了之后革命也会继续发展的,后来人也是一代一代接下去,地球仍然会转。所以公字是不会什么都完的,相反的,就因为自己的鲜血,换取了更多的革命利益;如自己牺牲了,为了其他同志的安全提供经验教训,为革命而承担这种牺牲是光荣的,是革命的须要。狙击任务比较危险,这正是破私立公的好场所,共产党员就是要斗争在最艰险的地方。”
在实际斗争中,他确确实实是做到了斗争在最艰险的地方,时刻准备以生命来做最大的破私立公,充分体现高度的阶级友爱精神。
12.10是他光荣献身的一次战斗,求勇烈士本来被安置在山上狙击。可是他心里懂得,在大路边狙击,危险性最大,但越是艰险越向前,他主动要求到路边去。结果,他毫不犹豫的拿出了自己的生命。
有一次,打一场地雷战,埋伏点设在斜坡,地形不大有利,高一点,看不清楚,低一点,又没什么隐蔽物,又难撤退,这时求勇烈士提出为了指挥方便,为了照顾全局,到下面去指挥。另一个同志争著去,可是他怎样都不肯让步。战场上的破私立公是生命的破私立公,求勇烈士的这一典范行为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处决了罪大恶极的特务头子后,激怒了敌人,马上实施24小时的戒严令。这时,小队同志撤去民族区,同志们地形都不熟,想到群众家了解情况,又给敌兵尾随进来,镇定的求勇烈士已做好战斗准备,只隔一棵树远的地方,敌兵溜了过去,经过这一场考验,当尖兵的那位同志,不敢跑在前头了。“我来”求勇同志一下子就抢在前头当起尖兵了。当战士时,他经常当尖兵,当干部,当指挥员了,他仍然经常当尖兵,抢在前面,尤其是有敌情时,他更是抢在前面,他自我牺牲的精神实在可嘉。
敌人准备发动总进攻了,到处布置兵力,为了传达领导上的指示及为了商量战斗布署,求勇烈士还是来来往往的穿梭在驻兵地带,有时甚至是单独活动。
为了更有力的支援兄弟单位的斗争,领导上决定在某市开辟战场。一个同志听了顾虑重重的说:“那个地方很危险,兵很多”。求勇烈士听了说:“我们打仗就是要打敌人,看到敌人多就不敢打,那不好。”他的实际行动也是那样坚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