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拉越州巴贡原住民在15年前被迫迁移,以让路给政府兴建备受争议的巨型水坝。一些原住民不甘抛下祖传土地,坚持留在原地,甚至搭建“水上漂浮屋”顽强生存。但如今,他们却即将面对再一次的打击。
砂政府拟公报巴贡为国家公园
水坝区原住民恐丧失土地权益
作者:李伟伦
日期:2013年7月6日
砂拉越州巴贡原住民在15年前被迫迁移,以让路给政府兴建备受争议的巨型水坝。一些原住民不甘抛下祖传土地,坚持留在原地,甚至搭建“水上漂浮屋”(下图)顽强生存。但如今,他们却即将面对再一次的打击。
瑞士维权组织布鲁诺曼瑟基金会(Bruno Manser Fund)代表成功突破砂拉越巴贡水坝的封锁网,发现当地原住民的生活环境恶劣,必须居住在漂浮在水上的陋屋,而水坝区的自然生态也遭到极大的破坏,树木逐渐淹死。
这是因为,砂州政府已经公告,准备把巴贡水坝区内的18座岛屿,公报为“巴贡岛屿国家公园”。
泰益玛目签发公告
这份公告是由砂州首长泰益玛目所签发,本周二刊登在砂州本地报章《婆罗洲邮报》。
泰益也是砂州资源策划及环境部长,他是援引1998年砂州国家公园与天然保留区法令10(1)条文,要求公报这18座岛屿为“巴贡岛屿国家公园”。
他说,任何人若对有关岛屿土地拥有利益或权利,就必须在公告发出60天内致函或亲自会见诗巫区域办公室的首席公园管理员申领,否则在60天后,任何人若要认领为有关土地的主人,将不再受理。
“岛屿”原本是高地
原住民权益律师阿本斯威(Abun Sui Anyit)告诉《当今大马》,泰益要求公报为国家公园的土地,全都位于巴贡水坝区内,而所谓的“岛屿”,其实就是原本的高地,经由水坝蓄水后仍露出水面的部分。
他说,虽然大多数巴贡原住民在15年前被迫迁移到双溪阿刹重置区,但一些人坚持留在水坝区生活,一些人则在搬到重置区后,因为不满新居的环境恶劣,再次返回巴贡居住。
“一些人搬到上游居住,一些人则在被淹没的旧居附近筑建‘水上漂浮屋’,一些人则在岛屿建屋子。”
瑞士维权组织布鲁诺曼瑟基金会(Bruno Manser Fund)在2012年曾经派代表,突破巴贡水坝封锁网,发现当地原住民的生活环境恶劣,必须居住在漂浮在水上的陋屋,而水坝区的自然生态也遭到极大的破坏,树木逐渐淹死。
难估计受影响人数
由于不知道18座岛屿的确实地点,阿本斯威(左图)目前无法估计,一旦有关土地被公报为国家公园,将有多少人受到影响。
不过,随着砂州政府在公告中列出18座岛屿的卫星定位位置,阿本斯威将会派员前往有关岛屿视察。
阿本斯威在505大选中,代表公正党出征乌鲁拉让国席,但以5834张多数票落败。巴贡位于乌鲁拉让国会选区之内。
“我们现在不知道多少人受到影响,如果我们知道这些岛屿的位置,可能可以估计。”
报章登广告没人知
根据一名源自当地的原住民温密库(Wing Miku)的估计,水坝区内如今大概还住有大约500人。
温密库的父亲已经迁居到双溪阿刹重置区。他说,双溪阿刹的居民根本就不知道,州政府最近在报章上刊登的公告。
“双溪阿刹的人都认为,当初就算让路给州政府兴建巴贡水坝,他们还拥有巴贡的土地权利。但现在,州政府却要把土地公报为国家公园。”
“州政府应该告诉我们此事才是,现在只是在报章登广告,有多少个巴贡和双溪阿刹的居民会看到?”
温密库与其他原居民,将会寻求非政府组织与律师的意见,以探讨下一步行动。
属于原住民风俗地
阿本斯威披露,本身将会协助收集巴贡原住民的反对,以赶在限期内提呈给砂州资源策划及环境部。
他强调,虽然许多人已经搬出巴贡,但仍有巴贡土地的拥有权。
“我们认为,水坝区内的所有土地都是原住民风俗地。根据法庭案例,原住民风俗地都是属于原住民拥有。”
他说,如果政府拒绝承认巴贡原住民的土地权利,那么双方就必须在法庭见真章。
针对此事,《当今大马》也尝试联络当地国阵布拉甲州议员利万(Liwan Lagang),惟电话无法接通。记者已经发送短讯寻求其回应。
他也是砂州文化与遗产部助理部长。
巴贡水坝争议巨大
总值73亿令吉的巴贡水坝是建于拉让江直流巴雷河(Sungai Balui),是中国以外亚洲最大的水坝,也是世界上第二高的抛石坝(rockfill dam)。
其上游住有15座长屋,大约1万名隶属乌鲁人(Orang Hulu)的原住民。中央与州政府于1998年开始,陆续将他们迁移到大约30公里外的双溪阿刹(Sungai Asap)。不过,一小部分居民坚持留守在巴雷河上游,不愿离开历代祖先生活的传统习俗地(NCR),继续过着传统的游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