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仔悲歌唱不完
目前的我,是在等待著9月的毕业典礼。在过去的一个月,在一间著名的咖啡连锁店工作。很多友人都满惊讶我会选择这一份兼职而不是去寻找一份更好的工作。我的回答说:会选择在这类型资本主义集团下的连锁咖啡店工作有三个原因:(一)认识和学习如何泡咖啡、(二)赚些零用钱来应付高昂的生活费、(三)想亲身了解员工们的处境。
撇开第一及第二个理由,因为前两个都是因为兴趣和生活所需。至于第三个理由,则是与自己在大学里的经验而产生的。由于参加学运的关系,从大一起至大三,都能从在座谈会及分享会中听到许多学长姐们或是一些社运人士分享整个资本社会是如何剥削员工,让员工在一个看似待遇或是工作环境不错的情况下付出血汗,为资本家赚取更高的盈利。那时候听了,始终会觉得要为这些工人做一点事。
直到来了这间连锁店工作后,才真正体会到社会上黑暗的一面。这间号称每年收入将近300百万的店面,拥有十多个员工。每一个员工都来自不同的背景,有些是漂洋过来半岛工作的人士,有些是学生,也有些是单身人士。但这些员工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为了想要让自己或是家人有更好的生活而努力赚钱。
这一家连锁店所付给员工的薪水是以小时来计算(管理层除外),每天固定工作八小时,超时加班则另计。这样的计算薪金方式就是变相的鼓励员工们多劳多得,管理层也会不定时的随口询问员工当天能不能加班。虽然是这随口询问不是强制性规定员工必须加班,但许多员工还是会自动的留下来加班。这让刚来这里上班的我感到有点惊讶。
号称营业额很好的连锁店也有空闲的时间,所以很多时候我都会和同事们闲聊中询问一些他们来这里上班的原因。印象中有三个是同事是蛮特别的。其中一个同事和我一样是来自理大,由于这同事毕业后想继续就读硕士班,所以需要一笔钱以支付学费和生活费,也要开始偿还高教贷款。另一位则是从沙巴内陆地区过来工作的朋友,她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因为无法在沙巴找到工作,所以漂洋来到槟岛。最后则是一个拥有一个孩子的同事。他在槟岛租了屋子,也有自己的交通,可是却需要做两份工做来应付生活开销。
这些人或许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遇到,大家也会质疑在社会有比他们更糟糕的一群,所以无需特别放大来看。倘若大家仔细去了解他们前来工作的原因,就会有不一样的看法了。
在这资本社会里,大家都会批评这些低收入者是因为自身的问题而无法获得高薪,他们应该努力工作,不要偷懒,这样才会有好日子过。但这些批评却是充满矛盾的,因为我所认识的这三位同事,他们都很勤劳,前两位是几乎每天都加班,后者更是一星期七天里有六天是在打著两份工作,从早做到晚。如果还说他们懒惰,是自身的问题,那请问是什么原因造成他们贫苦呢?
大马高教是让人诟病的。公共教育趋向私营化,高昂的费用,不健全的贷款制度,让一批又一批的莘莘学子们在想继续本身的理想时,无奈地背上一笔不菲的负债。
公共福利制度问题一篓篓,无法有效的照顾单亲家庭。单亲家长必须背负著生活开销与孩子的教育费用而出外工作。而社会上也依然有著对女性的歧视,让女性无法获得一个适合的工作环境与收入。妈妈们往往在家庭与工作上陷入两难,长期在外工作却没有时间陪伴孩子的成长,选择陪伴孩子却面临三餐断粮的危机。这样的苦,我们能明白吗?
食物、房屋的价格高涨,一星期的油费也必须要付,可是工作人士的薪水却始终如一。蓝领人士只好一天做两份工作,以求自己的家人能三餐温饱,收入能支付所有的生活开销。但无奈地,咬紧牙根赚钱后,不止是“月光族”,也换来了一身的病痛。
这些悲歌,每天都在上演,但我们有真正去关注及了解背后的起因吗?还是我们一直停留在主流媒体里报导哪家的小孩白手起家,努力十年变成富豪的新闻,并不断的称赞他学习他?又或者是去了一趟书局,买了一本《如何致富一百条》的书本来实践在自己的生活里,以期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像林梧桐一样坐拥数十亿身家?
在资本制度里,贫富悬殊越来越严重,有钱的继续有钱,没钱的继续吃了今天愁明天。当权者也似乎没有意愿去改革或是推翻这不公平的制度,只是在适当的时机那一些糖果分给大家,剩下来的时间,大家继续挨苦吧。
只有推翻照顾富人,抛弃穷人的制度,让人民获得公平及公正的制度来保障生活,国家的资源与财富能分发到每一个阶层的人民手中,这样社会里的悲歌才会逐渐停止。
倘若我们安于现状,只想办法让自己的口袋装满钱,而不去思考如何推翻这不公平的制度,那悲歌随时都会从你我的口中唱出。
撇开第一及第二个理由,因为前两个都是因为兴趣和生活所需。至于第三个理由,则是与自己在大学里的经验而产生的。由于参加学运的关系,从大一起至大三,都能从在座谈会及分享会中听到许多学长姐们或是一些社运人士分享整个资本社会是如何剥削员工,让员工在一个看似待遇或是工作环境不错的情况下付出血汗,为资本家赚取更高的盈利。那时候听了,始终会觉得要为这些工人做一点事。
直到来了这间连锁店工作后,才真正体会到社会上黑暗的一面。这间号称每年收入将近300百万的店面,拥有十多个员工。每一个员工都来自不同的背景,有些是漂洋过来半岛工作的人士,有些是学生,也有些是单身人士。但这些员工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为了想要让自己或是家人有更好的生活而努力赚钱。
这一家连锁店所付给员工的薪水是以小时来计算(管理层除外),每天固定工作八小时,超时加班则另计。这样的计算薪金方式就是变相的鼓励员工们多劳多得,管理层也会不定时的随口询问员工当天能不能加班。虽然是这随口询问不是强制性规定员工必须加班,但许多员工还是会自动的留下来加班。这让刚来这里上班的我感到有点惊讶。
号称营业额很好的连锁店也有空闲的时间,所以很多时候我都会和同事们闲聊中询问一些他们来这里上班的原因。印象中有三个是同事是蛮特别的。其中一个同事和我一样是来自理大,由于这同事毕业后想继续就读硕士班,所以需要一笔钱以支付学费和生活费,也要开始偿还高教贷款。另一位则是从沙巴内陆地区过来工作的朋友,她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因为无法在沙巴找到工作,所以漂洋来到槟岛。最后则是一个拥有一个孩子的同事。他在槟岛租了屋子,也有自己的交通,可是却需要做两份工做来应付生活开销。
这些人或许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遇到,大家也会质疑在社会有比他们更糟糕的一群,所以无需特别放大来看。倘若大家仔细去了解他们前来工作的原因,就会有不一样的看法了。
在这资本社会里,大家都会批评这些低收入者是因为自身的问题而无法获得高薪,他们应该努力工作,不要偷懒,这样才会有好日子过。但这些批评却是充满矛盾的,因为我所认识的这三位同事,他们都很勤劳,前两位是几乎每天都加班,后者更是一星期七天里有六天是在打著两份工作,从早做到晚。如果还说他们懒惰,是自身的问题,那请问是什么原因造成他们贫苦呢?
大马高教是让人诟病的。公共教育趋向私营化,高昂的费用,不健全的贷款制度,让一批又一批的莘莘学子们在想继续本身的理想时,无奈地背上一笔不菲的负债。
公共福利制度问题一篓篓,无法有效的照顾单亲家庭。单亲家长必须背负著生活开销与孩子的教育费用而出外工作。而社会上也依然有著对女性的歧视,让女性无法获得一个适合的工作环境与收入。妈妈们往往在家庭与工作上陷入两难,长期在外工作却没有时间陪伴孩子的成长,选择陪伴孩子却面临三餐断粮的危机。这样的苦,我们能明白吗?
食物、房屋的价格高涨,一星期的油费也必须要付,可是工作人士的薪水却始终如一。蓝领人士只好一天做两份工作,以求自己的家人能三餐温饱,收入能支付所有的生活开销。但无奈地,咬紧牙根赚钱后,不止是“月光族”,也换来了一身的病痛。
这些悲歌,每天都在上演,但我们有真正去关注及了解背后的起因吗?还是我们一直停留在主流媒体里报导哪家的小孩白手起家,努力十年变成富豪的新闻,并不断的称赞他学习他?又或者是去了一趟书局,买了一本《如何致富一百条》的书本来实践在自己的生活里,以期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像林梧桐一样坐拥数十亿身家?
在资本制度里,贫富悬殊越来越严重,有钱的继续有钱,没钱的继续吃了今天愁明天。当权者也似乎没有意愿去改革或是推翻这不公平的制度,只是在适当的时机那一些糖果分给大家,剩下来的时间,大家继续挨苦吧。
只有推翻照顾富人,抛弃穷人的制度,让人民获得公平及公正的制度来保障生活,国家的资源与财富能分发到每一个阶层的人民手中,这样社会里的悲歌才会逐渐停止。
倘若我们安于现状,只想办法让自己的口袋装满钱,而不去思考如何推翻这不公平的制度,那悲歌随时都会从你我的口中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