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晚会在合艾顺利举行,6、7百人出席了晚会,各地嘉宾、战友、共聚一堂,场面热烈,晚会特邀几位当年抗日老兵出席,他们受到热烈欢迎。他们肩披“抗战老兵”红色缎(绶)带进入会场,全场起立,掌声雷动。和平联合会主席向老兵们颁发红包,执委、嘉宾与各单位代表上台与老兵们合影留念。
向抗日老兵致敬! |
发布日期:26-08-2015 资料来源:21老友 |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晚会,在合艾蠡园酒店胜利举行,6、7百人出席了晚会,各地嘉宾、战友、共聚一堂,场面盛大、热烈,晚会特邀了几位马来亚人民抗日军的抗日老兵出席,他们受到热烈的欢迎,成为全场的注目焦点。他们肩披“抗战老兵”红色缎(绶)带进入会场,全场起立,掌声雷动。和平联合会主席向老兵们颁发红包,执委、嘉宾与各单位代表上台与老兵们合影留念。 几位抗日老英雄,在抗日战争胜利後,继续参加斗争,也参加後来的抗英民族解放战争和国内革命战争,直至合艾和平协议签署直今,前後70年,他们把青春年华和全部精力,贡献给了人民的事业,他们是光荣的人民战士,让我们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并祝他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下面特此介绍几位老兵简历:
1.阿都拉·西迪简历(因路途遥远,未克出席)
1923年10月2日诞生于霹雳兰波基里,父亲是村长,是马来青年联盟盟员,受父亲影响,唸中学时便参青年联盟的活动,日本侵佔马来亚时,便参加马来亚人民抗日军,领导抗日同盟,组织和训练後备队,发动群众参加抗日统一战线,领导马来部宣传队,也领导人民开芭种植,是马来民族党创始人之一。1945年参加马来亚共产党,1946年当选为雪州马来职工联合会主席,也当选为泛马职工总会副主席。1947年代表泛马职工会出席在新德里召开的泛亚会议。紧急状态时,在彭亨被捕,终於逃脱。1949年5月21日在彭亨建立笫十支队,1953年北撤,随後建立马泰边区东部根据地。1955年任马共中央委员,1957年任马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88年当选为马共中央委员会主席。一直领导笫十支队到1989年12月2日签署和平协议。现居苏基林和平。1955年与苏丽雅妮(应敏钦)结婚,生一女。也定居和平村。 2.老孙简历 老孙,原名孙增奎。1920年出生在吉兰丹埔劳。客家人。日本侵佔马来亚时期,与同伴青年自发组织群众抗日,任抗日后备队队长,後来马共派代表来领导这支队伍。当时有批土匪为非作歹,老孙带领群众把土匪赶出牙拉顶。1948年参加民族解放军。1950年参加大队长征,长期带领同志们担任山交。1955年跟随队伍长征到马泰边区,被调到中央机关警卫队。1976年担任小队长,培训新兵。1976年笫3中队成立,参加党委会工作,轮值担任值日指挥员。多次带领长途山交大队,支援突击队。参加过无数次的战斗。和平协议签署後,与妻子秀峰定居勿洞和平村。 3.前方简历 前方,原名江清彦。1931年出生在中国,幼年来马。1943年参加抗日组织,担任公路交通。1944年调到陈平的警卫小组。日本投降後担任陈平的公路交通员。1948年参加马来亚民族解放军笫三支队,同年参加马来亚共产党。1949年调到中央机关队警卫队,成为正式党员。1956年参加中央机关队指挥部,1964年担任党委副书记。和平协议签署後,定居邦朗和平村,现为协委工作组成员。 4. 大光简历, 原名刘炎泉,1928年在中国出生。日本侵佔马来亚时,参加抗日后备队。抗英民族解放战争爆发後,1948年10月参加马来亚民族解军笫四支队,1949年调到彭亨笫26中队,参加多次战斗。1950年调到笫六中队司令部担任警卫员。1953年调到12支队机关担任警卫员,1954年参加马来亚共产党,1955年调到中央机关队担任警卫员,1973年8月提升为副分队长。现居邦朗和平村。 5. 刘武简历 刘武,原名刘记生,1933年在马来亚吉打州出生,1944年参加马来亚人民抗日军,1948年参加马来亚民族解放军,1949年调到笫8支队司令部担任警卫员,1952年参加指挥部工作,1955年调到中央机关队担任小队长,1961年提升为区委,参加机关队指挥部工作,1964年担任中央机关队党委会委员,1980年提升为州委。和平协议签署後定居邦朗和平村并参加建村工作。 6.小坚简历 小坚,原名阮少军。1928年出生在柔佛古来。1942年日本强佔马来亚後,1942年参加马来亚人民抗日军笫4独立队,抗英民族解放战争爆发,1948年6月参加马来亚民族解军笫4支队,在古来地区参加多次战斗。1949年跟随队伍转移到彭亨,编进笫26中队,参加多次战斗。1952年调进中央机关警卫队,後来跟随大队长征到达马泰边区。经常被派去支援其他单位的军事工作。长期在中央机关队工作,直至和平协议签署。定居邦朗和平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