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烈士的顽强战斗和英勇牺牲的伟大精神和这种钢铁般的意志,是无数先烈的意志和精神的集中表现。我们学习“九一”烈士的榜样,就是学习无数先烈顽强战斗的意志和英勇牺牲的精神,发扬我们的优秀传统,提高斗争意志和牺牲决心。
"九一"革命烈士节的历史 |
发布日期:31-08-2015 资料来源: (取自《见证丛书》第一辑《漫漫林海路》) |
(原文载于1952年9月1日在槟城出版的《真报》第89期, 供稿人槟城烈心。) 1942年2月15日,马来亚英帝军队和英帝政府投降,日寇完全占领了马来亚,当时我们党在万分困难的处境下,领导马来亚人民,建立人民抗日军,展开游击 战争,继续为争取民族解放而奋斗。 1942年9月1日,党中央召开第八次的中央扩大会议,地点是在离开吉隆坡九英里的石山脚农村里,除了中央同志之外,还有各州的地委代表和抗日军各独立队 司令部代表出席会议。担任会场警卫工作的,是抗日军第一独立队模范中队队长亚燕同志和他率领下的六名武装同志。 8月31日晚,星洲和东彭的代表还未到达,其他各州和各独立队的代表大部份都己赶到了。当晚在中央同志主持下举行了预备会。预备会结束后,中委同志和代表同志们为准备大会工作,有的继续整理报告,有的草拟提案,有的互相交换各地工作经验,直到深夜才休息。 由于奸细出卖,日寇从全马各地调集了二千余精锐的兽兵,在会议开始的第一天(9月1日)清早,对会场实行了大规模的进攻。日寇的兽心是很大的,它企图一网 打尽我党及抗日军的主要干部,以便在短时期内扑灭马来亚人民的抗日运动,因此它的进攻部署也就非常周密。敌人的主力部队是沿着双溪多公路推进,直扑会场, 并在会场前面的双溪多河边及过河的胶园公司附近布置伏兵。在胶园的外围双溪多公路上密布岗站,并用装甲车来往巡逻。敌人的侧翼部队,则由石山脚街场闯入农 村,进行肃清搜索;敌人的截击部队则由鹅唛进山,沿山边路到会场背后的小土岗上埋伏,以断我退路。此外,为要阻止我突围同志向会场附近的一独模范中队驻扎 地集合并牵制‘模中’我军对会场同志的可能的援助,在同日,敌人还进攻‘模中’营盘(在间津八条石),并肃清间津一带的农村。 9月1日早上5时3刻,敌的主力部队己迫近会场了,我们一位警卫员同志得到情报,立即冲进会场报告。这位警卫员同志刚喊出一声“鬼子来了” 时,我方哨兵的来福枪声响了,接着手提、轻机和手榴弹声也一齐怒吼起来,战斗爆发了。中委同志立即发出命令,全体同志拿着武器(手枪和手榴弹)带着文件, 在警卫员同志掩护下,冲出会场,向后面小土岗撤退。这时天才刚亮,但是当同志们退到小土岗的半腰时,预先埋伏着的敌军,在小土岗上从多方面用密集火力向我 方疯狂扫射了,敌人并把小土岗重重包围起来。在危急关头,中委同志再发出命令,全体同志组成纵队,抛出两颗手榴弹,炸开一条血路,大家冒着弹雨,从小土岗 的右侧猛冲下来。冲下了小土岗,到了一段低地,这时敌人多方面的火力都集中向着我方猛烈射击。为了掩护同志们突围,5位警卫员同志和两位服务员同志坚守在 低地,以轻机、手提及步枪向人数多倍的敌人展开极酷烈的殊死战,以牵制敌人火力,迫使敌人没法集中更大火力对付我突围的同志。这时突围同志在中委同志的率 领下,分成两组,向低地对面斜坡上的敌人作钳形的冲锋。在同志们的英勇冲锋下,斜坡上人数多倍的敌人被迫得匆忙向后溃退,同志们胜利地冲过斜坡,敌人的第 一道包围线被冲破了。在这次冲锋中,四独正队长余洪同志英勇牺牲了,另外有几位同志也受伤。 这时,留在低地掩护突围同志的7位同志,己经有5位壮烈牺牲了。剩下的一位同志也己弹尽受伤,另一位同志的来福枪里只剩下最后一粒子弹,敌人看到我方的枪 声停止,以为我方己经全部牺牲,便向我方阵地迫上前来,我警卫员同志的最后一粒来福子弹立即朝着一个带着金星、挂着长剑的鬼子军官(即敌中村中佐)射击, ‘彭!’的一声当场把他击毙,接着这位警卫员同志也在敌人刀下光荣牺牲。那位受伤并弹绝的警卫员同志则被捕,结果在敌人的毒刑下也壮烈牺牲。 突围同志冲上了斜坡之后,向双溪多河前进,冒着敌人在河边埋伏队伍射来的弹雨,胜利地冲过了双溪多河,这是敌人的第二道包围线。这时柔南地委代表小康同志 己受重伤,不能再走,他在高呼出“同志们努力前进啊!”“冲啊!”“马来亚共产党万岁!”和“马来亚民族解放万岁!”的口号之后就和我们永别了。 冲过了双溪多河,又碰到几百敌军在胶园公司附近的埋伏阵地,同志们继续英勇地凭着手榴弹的火力掩护冲锋,在手榴弹的爆炸声和同志们的怒吼声中,敌人不得不 让开一条血路来,我方又胜利地冲过了第三道包围线。 敌人的第四道包围线就是密布的岗站并以装甲车来往巡逻的双溪多公路,在同志们的奋勇冲锋下,我方终于冲过了双溪多公路。这时再有几位同志牺牲,但约半数的同志都安全地冲过了敌人最后这道包围线,安全脱险。 在这一役中,我方全体同志只约40人,其中警卫员同志只有7人,所有武器只有一挺轻机、三支来福枪、二支手枪,其他同志有的只带手枪,有的只带手榴弹。敌 人方面,却拥有50倍以上的兵力,拥有优越的武器,还有准确的情报,经过多天的侦察和部署,主动发动进攻,而且地点是在农村和胶园,在这样众寡和优劣重大 悬殊的情况下,敌人企图一网打尽出席大会全体同志的阴谋,在我们共产党员和革命军人钢铁般的战斗意志和英勇的牺牲精神之下,结果还是不免要完全失败的。 这一役,我方共牺牲了十八位同志,计中委小忠同志、一独党代表许庆彪同志、三独党代表陈书同志、四独党代表朱佬同志、四独正队长余洪同志(即阿福)、五独 党代表徐升同志(即张浪平)、柔南地委代表小康同志、吉打地委代表陈炳宏同志、槟城市委代表文燕同志、大会警卫队长(即一独模范中队队长亚燕同志)、警卫 员黄光同志、彭友同志、保伦同志、小林同志、刘友同志、服务员刘三耐同志、刘琨同志、张观凤同志(女)。我们18位优秀的战士,虽然死在日寇匪徒的刀枪 下,但由于同志们坚贞不屈的英勇战斗和猛烈冲锋,结果胜利地保存了约半数的同志,并击毙了日寇佐级军官一名、尉级和军曹十多名,兽兵百余名,使敌人蒙受重 大损失。 事后日寇将我们牺牲同志的首级,摆在吉隆坡的街头示众,想借此宣扬他的“战绩”,但恰恰相反,这只是更暴露了法西斯匪徒的野蛮和残忍,并加强了人民的抗日决心,提高了马来亚共产党员和革命军人在广大人民中的威望。 “九一”事件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它使全马来亚人民更清楚地认识了马来亚共产党和革命军人钢铁般的战斗意志和反法西斯决心,认识了马共党员和革命军人宁死 不屈的英勇气概、伟大的精神和崇高的气节。这一悲壮的事件也无比地提高马来亚共产党的威望,提高了全党全军同志和革命群众对敌人的仇恨和为民族解放而斗争 到底的决心。 “九一”烈士的顽强战斗和英勇牺牲的伟大精神和这种钢铁般的意志,是廿多年来我们党军和广大人民在革命斗争中牺牲的无数先烈的意志和精神的集中表现。我们 怀念“九一”烈士就同时记起了我们无数先烈,我们学习“九一”烈士的榜样,就是学习无数先烈顽强战斗的意志和英勇牺牲的精神,也就是这将近10年来每逢 “九一”这个有着伟大意义的日子到来的时候,在我们全党全军内和革命群众中都普遍举行隆重纪念仪式的原因。 因此中央在1949年6月规定“九一”为“革命烈士节”以及纪念“九一”烈士及这廿多年为革命事业而牺牲的无数党和非党的先烈,并策励全体共产党员、革命 军人及广大人民的反英斗争热情、学习“九一”烈士和无数先烈的榜样,从而忘我地、英勇地为争取反英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而战斗,在任何不利和绝望的处境下, 宁死不屈,坚持战斗到底,随时随地准备牺牲。同志们,发扬我们的优秀传统,提高斗争意志和牺牲决心,继承先烈的遗志,踏着先烈们的血迹前进,誓死为马来亚 民族解放而奋斗到底! (取自《见证丛书》第一辑《漫漫林海路》) 建于1946年的原九一抗日烈士纪念碑(1997年在黑风洞Sungai Tua附近被发现时原有碑文已看不清) 一年后,不知名的热心人士为石碑补上碑文:九一烈士纪念碑 1946。左右两旁小字:正气昂扬、光荣满载。(此碑后来因该地开发发展而被人摧毁) 2002年10月马来西亚爱国工委会决定在森美兰州孝恩园重建九一烈士碑,2003年开工,同年11月20日举行竖碑仪式,26日举行开光“卦红”仪式 向烈士祭拜 矗立在九一烈士纪念碑邻近的马来西亚抗日英雄纪念碑
|